南京審計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教授,江蘇新時代自貿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戴翔: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以開放促改革是改革開放的實踐邏輯。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與推進深層次改革,最終統一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規模快速增長、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外合作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外匯儲備大國,實現了從一個物資極度匱乏、產業百廢待興的落后國家,到世界經濟發展引擎以及全球“制造基地”的轉變,成功的經驗概括起來,其實就四個字: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持續向縱深推進,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高水平開放格局正在形成。
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改革進入深水區,改革的復雜、艱巨程度增強。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增長放緩,國際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強。
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是應對復雜形勢、解決發展難題、激發社會活力的必然選擇。一方面,必須以深層次改革為高水平開放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即通過簡政放權、制度創新、對標國際高標準規則等途徑,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為我國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必須以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通過擴大市場準入、提升跨境要素流動性等,推動我國在法律法規、監管體系等領域深層次改革的持續推進。
文字整理\楊麗
視頻\趙宇 吳林韻(實習生)
剪輯\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