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深化改革再出發丨“一核”引領“三元”協同 蹚出改革創新的“常州路徑”

編者按:

“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新境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常州發布”推出系列報道“深化改革再出發”,聚焦我市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闖出的發展新路徑、拓展的發展新空間、激活的發展新動能,展現來自改革一線的生動實踐。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把握創新與改革的內在邏輯,習近平總書記有過生動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p>

從“復興號”馳騁、C919展翅到夢圓“天宮”,“大國重器”頻頻閃現“常州元素”;從成為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到入選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市;從創新高地科教城拔地而起,到“一核一園兩室三中心”全面起勢……常州不斷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交出了一份與時俱進的“創新答卷”。

一條路, 不止步

今年6月,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在常高校院所和科技企業斬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獲獎等級和獲獎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科教資源相對匱乏,科研院所稀缺,全市發明專利甚至不及華為一家企業。這樣的困境曾長期制約著常州高質量發展,如何破局?

從“科技長征”到名城名校合作行,常州通過“招院引所”“招科引智”,讓“常州無名校、名校匯常州”成為現實,蹚出一條“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創新之路。

每天創造4項發明專利,2萬余名科技人才迸發活力,“創新輻射力”成為近6000家企業發展的能量源……昔日“田連阡陌,農莊寥落”的科教城區域正以“創新之核”激蕩“發展之能”。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改革只在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搞是不夠的,必須全面部署,并堅定不移推進”。

從出臺“創新20條”“產業30條”“新能源10條”“合成生物10條”等政策,推進《常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立法,強化頂層設計;到打造“龍城英才計劃”2023升級版,實施"青春留常"計劃、高層次人才“雙聘制”,釋放人才創新活力;再到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加快“一核一園兩室三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改革越向縱深,創新越是澎湃。

2023年,常州位列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指數第17;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38%,位列江蘇省第三;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6.2%,位列全省第二。

先立地,再頂天

研究成果從平臺落地到產業挺立,需要“走”多久?

在常州,一樓之隔,這是從科研成果到試驗產品的距離;一路之寬,這是從上游企業到下游企業的距離;一園之內,這是從原始創新到產業轉化的距離。

科研和經濟聯系不緊密問題,是多年來的一大痼疾。如何破解科研、經濟“兩張皮”?常州提出了務實方案: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型研發機構是實現這一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

新型研發機構本質是市場主體,核心在持續經營,而經營活動主要依靠成果產業化。在南京大學常州高新技術研究院,科技成果源源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南京大學常州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 陳強

作為首家入駐常州科教城的研發機構,我們已孵化52個創新型企業,承擔企業委托開發、技術服務等項目300多項,服務企業新增產值超過250億元。

新型研發機構要培育的不僅僅是一個研究院,而是一片繁茂的孵化企業森林和良好的成果創新轉化生態。溧陽自布局新能源產業開始,幾乎同步啟動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產學研共建,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相繼落地。

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行政副院長 陳金鋒

研究院已孵化和吸引超60家科創企業,包括3家潛在獨角獸和9家瞪羚企業,“中科系”創新生態鏈基本成型。



把產業發展過程中,碰到的瓶頸凝練為科學問題進行研究;科學研究發現的最新成果,轉化成為產業發展的推動力。

在常州,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清潔能源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南師大合成生物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正深度融入“傳統產業蝶變升級、新興產業裂變發展、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讓新質生產力發展跑出“加速度”。

堅持“先立地、再頂天”,一批根植性強、特色鮮明、機制靈活的創新平臺在常州茁壯成長。

誰能干,誰來干

10多名博士給1家企業“亮燈”。這是發生在鐘樓區技術攻關“揭榜掛帥”發布會上的一幕。

“之前找人才就像大海撈針,不知道這些‘難題’項目契合的專家在哪里?!蔽|智造COO潘正頤喜出望外,通過“揭榜掛帥”不僅找到了人,更找對了人。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將生物醫療領域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OCT)引入工業制造領域,填補了國內工業相機在穿透深度上的空白。



“誰被卡誰出題,誰能干誰來干”。2022年,鐘樓區在全市率先啟動“揭榜掛帥”項目。3年多來,該區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在全國縣區層面率先探索企業高校“雙向揭榜”模式,讓科技成果找到“好婆家”;在“揭榜掛帥”中融入“賽馬制”,政府搭建“馬場”,企業自主“選馬”“定馬”,科技部門“監馬”“獎馬”,讓有實力的主體脫穎而出。

這種“創新不問出身,英雄不論出處”的科技體制改革,正不斷激發創新活力、釋放創新潛能。不到30歲的吳凡來到了溧陽,擔任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科學家工作室主任、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雙崗互聘”讓教授走進了車間,企業技術骨干站上了講堂;“非申即享”“直達快享”精準培育各類創新主體;天合光能、恒立液壓、安靠智電等一批常州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常州正以“滾石上山”的韌勁,聚力打造長三角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龍城實驗室、龍城科創學院、龍城金谷等創新載體的建設,營造更加具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持續推動中以、中德、中瑞等一批國際合作園區發展,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作者:馬馳騁 李夢娜

來源:常州廣播電視臺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