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江蘇賈汪:洼地崛起“涅槃重生”譜寫“真旺”新篇

本報記者 蔣新會 李權 張雷 崔文文

北緯34°,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

這座52萬人的小城,因泉而聚,水盛草豐,商“賈”云集,百業興“旺”。

一場蝶變,讓這里從“地理洼地”變身“產業高地”。

從黑色到綠色,從傳統到現代,從人工到智能……分秒必爭,馬不停蹄,是接續奮斗的賈汪人身上鮮明的標簽。

崛起,崛起!是這片土地最高亢的吶喊,也是這里的人們最執著的夢想。

在破中立

一座百年煤城,要實現從“陳舊礦區”到“現代城區”的轉變,在其綠色轉型的道路上,“破”的代價幾何?“立”的路徑又在哪里?

賈汪的答案是:2018年以來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化工五大行業關停拆除83家企業,削減焦炭產能580萬噸、煤炭消耗700萬噸,退出煉鐵產能407萬噸、煉鋼產能336萬噸,集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產能,加快推動重點技改項目達產增效。

“青山泉有100多年的煤炭開采史。我們這里的煤炭從業人曾高達2000多人,占全村總人口的48%,集體企業最多達到31個,是蘇北首個億元村。”青山泉鎮青山泉社區黨委書記高健帶領記者參觀了村史館,館內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一件件富有年代感的老物品,無不展示著青山泉村曾經的風采。

2018年4月以來,為落實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青山泉鎮累計關停各類企業97家,其中規上企業21家。

“壯士斷腕”的陣痛背后,是“涅槃重生”的機遇與挑戰。為傳統產業插上“數智化”翅膀,向著綠色智能化發展不斷邁進,這是賈汪產業轉型的最大特色。

氧氣9.43%、二氧化硫折算值16.26mg/m3、氮氧化合物折算值29.28mg/m3……在江莊鎮龍山水泥有限公司的三樓中控室,兩條生產線的環保排放瞬時數據在屏幕上實時更新。

沒有人工現場操作、只靠幾臺電腦控制的生產線,產品質量能否保證?如何實現綠色生產?如何確保生產安全?

回答記者這一連串的疑問,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善福如數家珍:“我們從國外引進最先進的測控設備,價值2000多萬元的高精儀器實時在線分析和檢測產品質量和精度,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

“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程度其實已經遠超大家的想象。”李善福感慨道,“別說一般人想象不到,就是我這個在水泥行業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老水泥人,要不是親自操作,壓根也不敢想象會有這樣智能化的現代生產場景。”

改革必然伴隨著陣痛,但涅槃重生的喜悅足以消弭一切。

在江蘇誠意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兩條綠色智能水泥粉磨生產線正有序運轉。研磨攪拌原料的球磨機直徑約4米、長約13米,像一個巨大的洗衣機“滾筒”,正在高速轉動。3000多平方米的車間內,僅有一名工人在巡查。

“我們引進了智能DCS控制和智能物流系統,幾名中控人員就可以管理整個生產過程。”公司常務副總邵繼旭介紹,“你看我們工作服都是很干凈的。要是在以前,這里到處都是冒著濃煙的大煙囪、嗆人的灰塵、灰色的天空、臟兮兮的工裝……”

正如邵繼旭所言,“破”舊“立”新,不僅帶來了賈汪產業的迭代發展,更繪就了賈汪現代化發展的綠色底色。

在立中引

不久前,位于賈汪潘安湖科教創新區的徐州恒盛智谷科技園獲評“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稱號。很難想象,這座花園式產業孵化基地,在10多年前還是一片荒蕪的采煤塌陷地。

短短幾年間,潘安湖科教創新區吸納了一批像恒盛智谷科技園、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等集校、園、城于一體的機構和園區,構建起多種功能和諧共存的現代化智慧城區。科技集聚效應的背后,正是諸多招商人員晝夜奔忙的腳步。

“長長的站臺,是我漫長的等待;長長的列車,載著我對招商的愛……”數不清有多少次,唱著這首自己改編的老歌,蔡先雷奔波在各地的高鐵站臺間。

作為賈汪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徐州工業園區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蔡先雷便是園區駐浙閩招商辦主任。

“一個項目招引進來,少的來回跑好幾次,多的幾十次,哪有一帆風順、手到擒來的。一要真誠,二要堅持。”這是蔡先雷對招商工作的最真實感受。

憑著這股韌勁,短短三年間,投資5億元的江蘇禾茂智能、投資1.2億元的徐州奧思達機械、投資3億元的徐州眾金環保設備、投資6億元的江蘇國吉電驅動等26個項目,通過蔡先雷及部門同事的努力先后落地徐州工業園區。



徐州工業園區招商二局局長李麗娜的招商故事頗為曲折。一個娃哈哈生產基地項目,她努力了整整6年。

“我從2012年起就跟娃哈哈對接,但那時他們并沒有增資擴產計劃,我碰了很多釘子。但我沒有氣餒,一直跟娃哈哈方面保持著聯系,和三任娃哈哈徐州公司負責人都成為了好朋友。后來,聽說娃哈哈徐州生產基地因為軌道交通建設需要搬遷,我立刻第一時間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邀請企業總部來園區考察,最終在2018年促成該項目落戶賈汪。”

“還有一次,在電話中,蘇州甪直鎮工業園區的一名客商說‘你們徐州太遠了……’我就一邊電話跟他聊天,一邊買高鐵票。三個小時后,當我出現在客商廠區門口的時候,他愣住了,‘沒想到你這么快就到了’。”

最近,剛從北上廣深跑了一圈回來的李麗娜,馬上又要去新加坡招商。

像李麗娜、蔡先雷這樣的招商先鋒,在賈汪還有很多。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各類產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在賈汪大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在引中長

“這個130多噸重的‘大個子’可以‘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用開挖地面,就能鉆出一條直徑達1.5米的地下管道來。”

徐浩口中的“大個子”指的是全球最大噸位的水平定向鉆機,這臺國之重器由徐州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而徐浩工作的裝配車間則是負責裝配這臺“全球之最”的徐工基礎非開挖機械分廠,該分廠早在2020年便通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評審,榮獲“江蘇省示范智能車間”稱號。

“這個‘大個子’最遠穿透距離可達5000米,它的家族成員曾穿過黃河、長江、松花江,甚至穿過歐洲多瑙河、非洲尼羅河。跨國天然氣管道工程中也有它們的身影。”

投資50億元的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基地,規劃年產樁工機械、非開挖機械、礦隧機械、能源鉆探機械等各種主機超10000臺,預計到2030年,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賈汪壯大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產業的堅定信心。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公司中標了國電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項目,這可是鈦系固態儲氫裝備在國內首次大規模應用。”中電工研副總經理寶音圖高興地對記者說。

由于安全問題,不少企業“談氫色變”。如何實現從“談氫色變”到“談氫說愛”的轉變?寶音圖認為,關鍵是要解決氫氣在存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走進位于徐州工業園區的中電工研(徐州)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破碎機生產線、液壓機生產線、整裝生產線均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6臺真空感應熔煉鑄錠爐依次排開,宛如一個縮小版的“煉油廠”。

雖然只成立不到3年,但作為國內首家鈦系合金儲氫裝置量產制造企業,中電工研所生產的鈦系金屬合金固態儲氫材料及裝置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安全、低壓、高密度等多重競爭優勢。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一個個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是賈汪區狠抓產業壯筋骨、重抓產業接續替代、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縮影。

2023年,賈汪區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4家,新增發明專利授權85件,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徐工基礎、吉麥新能源分別創成賈汪區首個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首個五星級上云企業……

在長中強

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強到優是企業成長的必由路徑。“大”不意味著強,但是“小”一定意味著不夠強。

賈汪區深諳企業發展邏輯,不斷提供各種有利條件,助力轄區企業增資擴產、培大育強。

樓層之間拉滿密密麻麻的鋼筋,巨大的吊車懸掛著沉重的鋼筋,攪拌機、發電機和混凝土泵車的轟鳴聲交織混雜……走進徐州徐輪橡膠有限公司工藝提升及輪胎擴建項目工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呈現眼前。

“在項目前期審圖時,政府組織專家團一邊審一邊提出問題,及時反饋給設計院,所以兩個月內就我們完成了審圖;項目在大洞山下,土質非常差,政府還給我們聯系了專業的爆破隊……”徐輪橡膠技改處項目經理李濱說,作為賈汪區龍頭企業之一,該項目進度已完成40%。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還能夠持續擴大生產,除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政府的強力助推無疑給企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從簽約到入駐徐州工業園區,江蘇康訊數控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僅用了77天,創下了當時賈汪招商引資的最短時間紀錄。除此之外,園區解決了大部分員工的子女上學需求,讓來徐務工人員沒有后顧之憂。

“我們考察過很多地方,最終落戶賈汪,看中的不僅是環境,更是政府的服務。”江蘇康訊數控制造總監韓永福的話代表了大部分企業的心聲。

2023年,賈汪區市認定新簽約注冊項目37個,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8個、協議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個,“十大平臺”累計新入駐企業77家。

當前,賈汪區正堅持“大而優”和“小而美”項目招引同步發力、“外招”與“內擴”并重,主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全要素鏈條保障,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助力更多企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

后發先至,洼地崛起。賈汪,未來可期!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