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際,年中之時,不知不覺,2024年已過半。這半年,無錫全市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迎難而上開新局、奮勇爭先邁新步、踔厲奮發創新績,在實干中交出了一份殊為不易的“年中答卷”。
無錫市統計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無錫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呈現提質向好態勢,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37.39億元,同比增長5.9%,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全省第一、外貿進出口總值再創歷史新高、工業經濟支撐強勁、金融供給保障有力,交出一份實篤篤的高質量發展答卷。
細看無錫“半年報”,“形有波動、勢仍向好”的基本面后書寫的是經濟大市的使命和擔當。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對無錫“在高質量發展上能快則快、挑起大梁”要求,全市上下敢為善為,通過扎扎實實、踏踏實實的“拼”,在轉型升級上邁出更大步伐、在開放創新上打開更寬視野、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積蓄更多優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省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既是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關鍵節點,也是決定下半年經濟走向的重要關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主動把握改革機遇,更要扛起“挑大梁”的責任。遠望后半程,信心、底氣最終匯成“舟至中游更當奮楫”的鮮明認知。
積極“進擊”
重大項目蓄后勁謀未來
盛夏時分,中車中低壓功率器件產業化建設一期項目現場熱氣騰騰,員工開足馬力,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力爭9月底全面投產。這是宜興招引的基地型、旗艦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在當地政府的有力保障下,項目建設跑出了當年備案、當年開工、當年封頂的“加速度”,一期項目建成達產后可新增年產36萬片中低壓組件基材的生產能力。
重大項目匯聚成勢,是城市用以蓄后勁、謀未來的長遠之策。無錫“進擊”的積極姿態寫在“投資”半年度成績單上: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333.10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工業投資增勢強勁,同比增長了17.7%。分析人士表示,工業投資的增長意味著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更顯示出市場預期回升的信心。
投資的高速增長,伴隨著結構的持續改善。今年以來,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尤其亮眼,同比增長13.5%,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5%,分別高于全部投資增速5.3、11.3個百分點。在星驅科技的吉利高性能電驅產業化項目一期,廠區不同的產業空間里是齊頭并進的忙碌狀態:產線上,機械臂揮舞產能拉滿;實驗室內,研發人員爭分奪秒創新試驗。承載著集團新能源產業轉型重任,吉利高性能電驅項目不斷刷新“進度條”,推進電池、電驅、電控等業務在錫落地,研發中心二期項目投用時間被提至今年10月。
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責任感,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上半年全市44個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29.8億元,投資完成率63.3%,全省排名第一;新備案總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43個,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5個。多個重大項目落地提升了無錫創新鏈產業鏈的活力和韌性,催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成型。
挖掘存量和拓展增量,保持著同時發力的持續性。誠邀“城市合伙人”,積極尋找新項目新合作,上半年新一輪全球城市推介再次啟動。4月,10天訪問日韓新三國6座城市,無錫市經貿文化代表團舉辦近30場交流活動,結交新朋友、拓展新賽道,尋求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5月底6月初出訪法比德,進一步把握機遇拓展對歐交流合作,塑造無錫高水平開放新優勢。
而后,項目從“紙上”落到“地上”就敲擊出緊鑼密鼓的節奏。4月,村田和無錫新一輪合作協議簽署,明確推動村田在錫實現基地化發展。為了項目順利推進,高新區依托專班服務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用地、環保、審批等問題,想方設法疏通堵點,確保項目建設不卡頓。6月,松下新能源圓筒形電芯項目開始設備安裝導入,預計今年四季度試生產。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以進取的姿態解決問題,縱有狂風拔地起,我亦乘風破萬里。
“新質”勃發
工業“壓艙石”定力足
從冬春到仲夏,未來產業拔節生長。
向“天空”要發展空間和動能,商業航天以“黑馬”之姿跑進無錫的產業陣營。6月27日,國內衛星互聯網及商業航天領域首家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在梁溪區啟建衛星能源系統研制基地項目。在運河邊守望星河,構建“造火箭、造衛星、發衛星、用衛星”的全產業鏈布局,商業航天領域的優勢力量正在梁溪區加快集結。
人形機器人“邁向”大規模商業化,標志性事件就是6月28日優必選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園暨優奇智能總部項目的開工建設,將打造全市首個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深耕機器人這一“大賽道”,經開區以“鏈式”發展謀劃未來,已吸引了優必選、科大訊飛、安尼邁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
商業航天、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合成生物……這些帶著強烈科技色彩的產業名詞,成為今年上半年無錫工業的新生力量。深沉厚重的產業基底融合鮮活生動的時代表達,產業之樹更加本固枝榮,工業“壓艙石”定力足。1—6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33個細分行業中,28個行業規上工業產值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超八成,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別擴大27.2、21.2個百分點。
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轉型升級持續深化。在更高水平上推進新型工業化,無錫準確把握好形與勢、時與機,以“465”現代產業集群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實現產業逐“新”提“質”。
年初,一場簡樸而熱烈的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發展大會叩響了2024年振奮的發展鼓點,“推進新型工業化”路徑明確:持續健全“數實融合”的數字賦能體系,打造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共生共榮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近半年來,企業、研發機構、支撐平臺、部門各自植產業之根,因地制宜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開啟一次破局鼎新的“向上生長”。
江陰海瀾以數字科技織出智慧服飾,從備料、搬運、裁剪,到配對、縫制、包裝,定制一件精品西服僅需3600秒。量體不用尺,3D智能量體系統7秒即可掃描全身數據;裁衣不用刀,光影裁剪速度達到2米/秒,比人工裁剪效率提升3.75倍。1克棉花可以拉長到500米,織出300支純棉紗線,直徑僅有頭發絲的三分之一,智能化改造為一棉帶來了切實的效益,生產效率提升了15%,運行成本降低了11%,工人勞動強度降低30%。在一汽解放錫柴,與高科技企業遠景科技合作的動力電池項目進展迅速,交疊新能源“風口”,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供應鏈正在加快重塑生產力。
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爭創國家級智能制造先行區,亮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無錫解法,新質生產力培育成為工業經濟“半年報”的鮮明亮色,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升至53.4%。
“活性”十足
提振需求釋放消費潛力
“4天車展,17.68萬人次到場觀展,訂單數量6986臺、銷售總額11.9億元,取得了人氣和銷售的雙豐收。”6月舉行的第十屆無錫太湖國際汽車展覽會現場,車展主辦方上海卓銳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換新消費是激發看車、購車熱情的一股重要動力,訂單中有15%來自以舊換新。
“以舊換新”是今年消費市場的關鍵詞。“太湖購物節”充分融合“煥新”元素,大力激發汽車“以舊換新”消費。首批3000萬元汽車換新補貼一個多月全部核銷結束,累計帶動新車銷售近8500臺,銷售額17.25億元,淘汰舊車1479輛。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零售同比增長28.6%,持續呈現高速增長。
把提振需求作為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加速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品質提升,無錫制定出臺具有地域特色的實施方案,圍繞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標準體系建設四大行動,推出32項工作任務和7個方面的保障支撐舉措,在扎實推進“更新”“換新”中,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活服務質效的雙提升。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引導居民消費潛力有序釋放,催化出整個消費市場的活力。從春日無錫滿城盡是櫻花粉到龍舟競渡的端午假期,文商旅體多業態的持續融合聯動,掀起文旅消費熱潮。櫻花季,1.38公里長的湖濱商業街集中了400多家商戶,營造豐富多元的消費場景,日均人流量超3.5萬人次;38.8萬人次現場觀賽的錫馬,巨大的流量帶來了2.8億元經濟效益,較去年提升45.5%;在沉浸式互動體驗中品味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端午假期全市重點監測的38家綜合體和零售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近2.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9%。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7.30億元,同比增長4.7%。(錢英潔、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