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一提到大健康就想到泰州”!泰州奮力擦亮“醫藥名城”名片

發布會現場 方雨婷/攝

發布會現場 方雨婷/攝

7月29日,“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奮力書寫‘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活動第十二場——“打造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泰州樣板’”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南京召開。

作為全省最年輕的設區市之一,泰州近三年平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是長三角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經濟總量有望突破7000億元。為力爭交出一份四年連跨兩個千億元臺階的厚重答卷,泰州將堅決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擔當,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創新,加快把定位干成地位,奮力推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作出泰州貢獻。

“四個定位”,做強大健康產業地標

大健康產業是泰州最具特色、最具優勢的地標性產業,是引領泰州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抓手。作為泰州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核心陣地,泰州醫藥高新區也是我國第一個醫藥類國家級高新區。

經過15年建設發展,泰州醫藥高新區已初步實現“從無到有、由小到大、漸成規模、發展壯大”的歷史性跨越。泰州市副市長、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高港區委書記葉冬華介紹,截至目前,園區已集聚了13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招引了包括阿斯利康、雀巢、勃林格殷格翰、阿拉賓度在內的14家全球知名跨國藥企,初步形成了“4+2”特色產業體系,在疫苗、特醫配方食品等細分領域上形成了比較優勢,走在了全國前列。去年,泰州醫藥高新區進入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十強,取得歷史性突破。

面向未來,泰州將在做強產業地標、擦亮創新底色、打造示范樣板等方面發力。聚焦“醫”“藥”兩大主題,搶先布局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精準醫療等優勢領域,強化與電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間的相互耦合。“預計未來三年,將有40個品種獲得藥品注冊批件,其中I類新藥10個,預計新增產值350億元。”葉冬華說。

聚焦“1到10”的產業應用,重點抓好北大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和藥物非臨床研究中心(GLP)等高層次平臺建設,打造全鏈條支撐、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覆蓋的高水平科創高地。

2022年11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支持泰州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泰州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藥健康產業高地、全國重要的醫藥健康創新策源地、引領全國大健康產業改革發展的先行區、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樣板城市“四個定位”,為泰州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增添發展動能。

“三個融合”,塑強健康制造支撐力

制造業是泰州的立身之本,健康制造尤其是醫藥制造、食品加工是泰州的優勢產業。

泰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萬聞華用“三個優勢”分享了泰州健康制造的基本情況。從規模來看,泰州醫藥制造業規模常年穩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其中,中成藥建成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疫苗產業集聚度為全國最高,化學藥、原料藥、醫療器械產值均占全省比重1/10以上;食品加工業去年完成產值877億元、列全省第2位,營養保健品建成國內最大的出口基地,脫水果蔬加工能力全國第一。

再看企業優勢。泰州醫藥制造業有規上企業163家、上市企業11家、年銷售過10億元企業10家,揚子江藥業、濟川藥業、蘇中藥業、碩世生物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食品加工業有規上企業279家,年銷售過百億元企業2家、占全省1/3,獲評國家農業龍頭企業8家。產品優勢方面,超過10個化學藥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首位,藍芩、蒲地藍等年銷售過10億元的中成藥享譽全國;特醫食品注冊證占全省比重1/4以上,糧油蛋白、生物發酵酶制劑銷量全國領跑,維生素C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如何利用好并鞏固好既有優勢,發揮出更大能效?萬聞華說,接下來將結合制造強市行動計劃,以鏈群融合、產創融合、數實融合這“三個融合”推進健康制造高質量發展。

去年,泰州大健康產業規上產值突破3000億元,對照“十四五”末力爭達到4000億元規模還有一定差距。

“根據對產業發展趨勢、企業運行態勢、項目投入情況的分析,兩年內‘跳一跳’完全可以夠得到,對此我們有信心更有決心。”泰州市發改委主任陶玲說。

緊盯行業和板塊“兩個點位”,推動各板塊明確發展方向、制定產業規劃,形成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如,姜堰區專題制定了大健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依托旅游、生態、農業等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康養旅游、綠色有機食品等產業。

發力“存量的增量”和“增量的增量”。泰州擁有的大健康企業數量較多,這些企業面對市場需求多元化和競爭內卷化的態勢,在產線升級、產品迭代上敢為人先、大刀闊斧。以阿斯利康為例,近兩年增資3.7億元在泰州建設安達唐、安達釋兩條新產線,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陶玲表示,下一步將深化政企對接溝通,協調做好重磅產品研發申報、產線建設、上市銷售,促進產業發展“有水快流”。

強鏈補鏈延鏈,搶占未來產業

從“造物致用”到產業轉化,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的合成生物學,是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顛覆性的前沿技術之一。今年,省政府也明確將合成生物產業作為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之一。合成生物如何賦能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7月初,在泰州醫藥高新區舉辦的一場會議上給出了“參考答案”。現場,6個產業化項目和2個產學研項目進行了簽約,總投資超50億元。

這體現出,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搶占競爭制高點、構筑競爭新優勢的關鍵。

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設立運營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研究院、長三角國創中心江蘇特醫食品研究所、江蘇省未來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關鍵平臺……這是近年來泰州黃橋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探索實踐。

發布會上,泰興黃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邵鳴介紹,近年來黃橋經濟開發區發揮資源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高品質推動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深度融合。一是接上行業協會。與國家CDC、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等機構深度合作,組織開展特醫食品國際研討會等科技人才活動;二是接來院士專家。聘請陳堅院士、謝明勇院士等一批專家擔任產業發展顧問,并引進一批如新型替代蛋白食品、全營養特醫食品等科創項目;三是接聯龍頭企業。與美贊臣(中國)、光明乳業、娃哈哈等企業達成合作意愿,華熙生物華東未來食品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

邵鳴表示,下一步將以建設長三角最具活力的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產業創新高地為目標,定向聚集創新資源,科學配置產業要素,確保“十四五”末產業規模達百億。具體包括,啟動建設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創新應用試驗區;申報產業標準制定區,以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整體納入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產業認證體系為抓手,爭取設立行業標準駐泰機構,形成產業標準、知識產權等一體化服務能力;打造行業聯盟主導區,聯合組建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行業聯盟,依托現有科創載體和產業基礎打造“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區域品牌,以覆蓋長三角區域為目標,建設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共享工程中心。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黃澤文 萬晨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