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需要每天到處“打游擊”找車位,也告別了每個月“吃”幾張違停罰單的“心塞”……住在南京市寧海路華新巷小區的張超因一個小小的共享泊位,告別了停車大煩惱。
張超居住在華新巷小區已有20年時間,2009年買車時,小區的停車位還勉強可以滿足業主需求,但近些年來,機動車數量的激增讓這個老舊小區的停車位“一位難求”。“因沒有固定車位,鄰居們為了搶占車位,有的私自加裝地鎖,有的每天用椅子或電動車等早早占位。”張超說,下班回家稍微遲一點就必須在小區外四處找車位,而寧海路等附近道路的停車泊位也非常少,“實在沒有辦法時,只能抱著僥幸心理違停在路邊。”張超說,這幾年每年“吃”到的違停罰單有幾十張。
距小區不遠的江蘇省教育廳共享泊位的打造開放,讓張超免去了上述一系列煩惱。
據介紹,2023年12月,省教育廳經過內部挖潛宣布對外開放8個共享泊位。“共享泊位一啟動報名,我就提交了相關報名信息。”張超告訴記者,今年初,共享泊位正式開放啟用,他順利將車停了進去,停車價格為150元/月,“共享泊位的開放時間,正好‘卡’著我上下班時間,不要搶車位、不要找車位的日子真是輕松多了。”
用共享之舉,破解停車之難。
南京于2021年起率先全國啟動停車資源共享,并于2022年起,連續三年將“增加共享泊位”列入市級民生實事,從機關到學校再到企事業單位,共享停車如星火燎原。例如:鼓樓區二板橋區域有白云亭小區等老舊小區,以及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等辦公單位,周邊僅有二板橋道路泊位62個,停車需求缺口較大。為緩解該片區“停車難”,鼓樓區城管部門積極與白云亭文化藝術中心溝通協商,拿出了40個泊位進行共享;建鄴區鳳棲苑小區周邊有濱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鶯歌苑小區、南湖二中和茶南菜場等,停車需求難以滿足致設為單行道的鳳棲路路段違停嚴重,為此,建鄴區依托鳳棲苑人防停車場,開放了全時和錯時共享泊位共計46個,有效緩解周邊道路機動車亂停亂放難題;棲霞區為緩解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就醫停車難題及和燕路快速路擁堵問題,協調華電科技園開放內部150個泊位,向醫院職工提供包月服務,騰出醫院停車空間方便患者停車……
記者采訪了解到,截至目前,南京市累計開放共享泊位超過13.9萬個。眼下,南京正圍繞醫院、學校、商圈、景區、小區等重點區域進一步挖潛,今年底前將至少再增加5000個共享泊位。
共享泊位的挖掘打造,不僅方便了居民生活,也進一步提升了南京交通效率。以中山東路為例,熊貓·萬谷金融科技中心拿出150個泊位與一墻之隔的東部戰區總醫院共享后,該條道路的通行效率提升了28%。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顧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