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83萬億元,同比增長6.2%;7月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3.68萬億元,同比增長6.5%。這一系列的數據表明,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不僅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也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凝聚起磅礴力量。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外貿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充分彰顯中國經濟澎湃活力。近年來,《“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不斷優化外貿政策內容、創新監管機制,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外貿年均增長1.6萬億元,這一數額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國家的年進出口總額;貨物貿易總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目前外貿企業數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這充分反映了我國外貿的國際競爭力,為外貿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增長6.2%,我國外貿取得這樣的成績,難能可貴、殊為不易。看出口方面,前7個月,消費電子產品出口增勢良好,家電、手機、電腦月度出口值連續增長的同時,風力發電機組、船舶、汽車出口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86.3%、84.4%、20.7%;觀進口方面,主要能礦產品、關鍵零部件、重要設備以及消費品進口穩步增長,金屬礦砂進口量同比增加6.2%,平板顯示模組、電子元件、服裝等進口分別增長19.8%、13.1%、8.6%;望外貿經營主體,前7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呈兩位數增長,目前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經營主體達60.9萬家,同比增加8.8%……外貿是國民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助推器,這一系列數據,既充分證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也生動表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不斷涌現。
外貿連續創新高的成績,依靠的是全國多地各領域多行業的持續創新增長。長江經濟帶11省市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值達9.55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45.1%;截至7月18日,浙江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業務量達101.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6%,超“百萬箱”的時間節點較2023年提前了36天;8月5日,鄭州機場開通“鄭州—巴黎”定期貨運航線,主要載運跨境電商貨物,該航線的開通構建了國內中部地區與法國間的貨運通道,將更好服務于中法間產業鏈供應鏈運輸需求……保持戰略定力,以“穩”拉動提升、帶動增長、協同創新,進一步激發外貿主體活力,推動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就一定能實現外貿“促穩提質”。
外貿是我國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從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創新發展數字貿易,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方面作出安排,這必將有利于進一步保障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我們堅信,隨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進,將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好彰顯中國經濟澎湃活力!(王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