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科技是關鍵,人才是基礎,教育是根本。如何高水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建設高標準現代教育強市、建強新時代蘇式教育品牌?《改革深一步》系列報道,來看記者對蘇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周志芳的專訪。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當前,全市教育系統正堅持“以百姓心為心,與師生家長心連心”辦教育,用心用情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蘇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周志芳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發出了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動員令”,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全市教育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通過深化六項改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學在蘇州都挺好”。將全面啟動三中全會精神的宣講工作,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相結合,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施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三名”工程,出臺惠師強教政策,開展“銀齡計劃”等舉措,讓最優秀的人培育更優秀的人。
今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扎實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提質增效。在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方面,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已達89.9%。開展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入學便利化改革,落實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緊缺型人才教育優待政策。優化名校領銜的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格局,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99.73%。在高教職教服務發展方面,深入實施名城名校戰略,成立蘇州大學畢業生就業研究院,支持南大蘇州校區擴大招生規模,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學科建設、科研工作、校園建設等。同時,推動高校積極參與“1030”產業沙龍,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優化高校學科專業布局。全市共有143家企業入選江蘇省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位居全省第一。
周志芳表示,將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機制,探索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將試點探索成立蘇州市青少年創新學院;積極適應人口變化形勢,優化設計未來相應年份的基礎教育學位供給方案與教師配置方案,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的機制;要緊貼蘇州“1030”產業體系需求,優化高校資源布局和專業設置,加強和頭部企業、鏈主企業的合作,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要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格局,高質量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為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