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淮安援藏口述史·雪域青春丨王名海:過通麥幾度遇險 翻雪山法暖萬家






“您是‘法師’嗎?有沒有法袍、戴不戴假發?”10年前的2014年3月,王名海初到西藏察隅縣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當地百姓的這一句問話,讓他倍感驚訝。

10年后的盛夏,面對“淮安援藏口述史?雪域青春”報道組的采訪,王名海說,也正是帶著起初的驚訝,走過的那段援藏歲月,使他深深體會到了作為淮安援藏律師“第一人”,奔赴察隅縣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王名海向報道組講述援藏經歷

數次過天險,辦理棘手案

2013年12月,司法部向江蘇省等7個省市發出招募令,招募35名律師進入西藏“無律師縣”開展法律援助工作。“一直想去邊遠地區做點事,機會難得,必須抓住。”王名海沒來得及和家人商量,便決定報名。

2014年3月,王名海被派往林芝地區(今林芝市)察隅縣。該縣地處西藏東南部,是西藏54個“無律師縣”之一。進出察隅,“通麥天險”是必經之路,當地人稱為“通麥墳場”。這里一邊是崇山峻嶺,一邊是萬丈懸崖,泥石流、塌方時有發生。懸崖之下,落崖報廢的車輛讓人觸目驚心。

“兩車交會的時候,車轱轆就壓在懸崖邊上,看得我心驚膽寒,手心全是虛汗。”路險難行,14公里長的路,汽車開了3個多小時。

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援藏一年,王名海五過通麥,四度與死神擦肩,都是為了辦案。

有一次,臘月天,為了辦案,過通麥,山體塌方,車轱轆被土埋了半截。天寒地凍,王名海不得不蜷縮在路邊,等待清障救援,從頭一天下午等到第二天凌晨,人凍僵了,從包里取茶杯想暖暖,水早結成了冰坨。回憶起當時的險境,王名海說后怕但不后悔:“再險也要朝前走,因為當地老百姓需要。”

王名海清楚地記得,這是一個涉及農民工討薪的案子。“這個案子轉到我手里之前,已經進行了三次調解,拖了好幾個月,毫無結果。”王名海說,在得知案子被轉交到“王律師”手里后,維權的農民工兄弟提出了質疑:“啥律師?找他就能行?騙誰呢!”后來,聽聞“王律師”幫忙打官司不收費,他們才勉強接受,說:“那就試試看,看看王律師有啥能耐。”

開庭那天,察隅縣人民法院多名法官到場旁聽。在王名海的依法調解下,施工單位最終同意支付18名農民工工資20.85萬元。拿到血汗錢,農民工兄弟手捧潔白的哈達獻給王名海,連聲道謝。

一組數據顯示,察隅縣法院自1976年建院以來,年庭審案件不到50件,2014年卻猛增到110件,半數以上由王名海代理。


王名海進鄉村開展普法宣傳

孤身進雪山,上好普法課

一次,調處一起家庭糾紛案件。王名海讓案件當事人、存在過錯的丈夫寫下保證書,可妻子對丈夫寫下的這份“保證書”不以為然,堅決要求丈夫到寺廟去發誓。這次調解經歷讓王名海深受觸動:“老百姓缺律師,更缺法律意識。”

從那以后,察隅鄉間地頭,常能看到王名海普法的身影。他自掏腰包買了一輛摩托車,背著自制的宣傳單,穿梭在鄉鎮之間,每一次普法通常要騎行五六個小時。

最艱難的是到察瓦龍鄉。這里一年有近4個月大雪封山,幾乎與世隔絕。為了進村普法,王名海繞行700多公里山路,翻越3座雪山,花2天時間從云南境內繞行抵達。“孤零零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在荒郊雪嶺,心里想過,我干嘛要受這份罪。”可到了村口,眼前的情景卻讓他滿心溫暖:“村民們手捧哈達,早早就站在那里等著迎接我,當時就覺得,吃過的苦根本不值一提。”

在察瓦龍鄉,王名海與當地百姓同吃住,一待就是13天。村民們稱他為“法師”,端來牛肉干與酥油茶,聽他描繪外面的世界。“我后來想明白了,哪怕只傳遞了一個法律知識,甚至是讓當地群眾看一眼電視上的律師,所做的一切就有意義。”

援藏期間,王名海騎行1萬多公里,為察隅縣、鄉、村三級干部及群眾舉辦法律知識培訓64場,為5500多人上了普法“第一課”。“次仁家欠我的冬蟲夏草錢不給,聽了王律師的課,我到法院去起訴,真的討回了5萬塊錢。”提起這事,察隅縣古井村村民扎拉打心底里感激。


王名海援藏期間的工作照和獲得的榮譽證書

結對獻愛心,踏上公益路

王名海至今記得,在察隅縣城的一個菜場買菜,2名接受過他法律援助的菜農追出10多米遠,只為給他這個“王律師”塞上幾把白菜表示感謝。王名海說,那一刻更像是心里被塞了什么,滿滿的。

在察隅期間,司法部和江蘇省司法廳發給王名海的7萬元生活補貼,除去生活開支,其余部分都被他用在了普法和濟困上。他先后兩次發起募捐,自己帶頭捐款1萬元,累計為察隅貧困兒童募集冬衣1600多件、善款10.85萬元。

公益之路,從察隅起步。回到淮安,王名海依舊放不下察隅的老百姓。經他倡導,淮安數十名律師與察隅貧困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幾年前,他又出資3萬元,發起成立了淮安首個由律師創辦的公益組織,為全市律師搭起一個平臺,有計劃地開展助學助殘、扶貧濟困和法援環保等公益行動。

因援藏成績突出,王名海被評為“平安察隅法律服務杰出貢獻者”、江蘇“最美法治人物”,并入選了“全國優秀律師”榜單。而他最珍視的還是察隅百姓編的那一段順口溜:“只身一人到高原,化解矛盾兼維權,平安察隅有了他,幸福吉祥千萬家。”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