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侍敏 徐婉珺
5年,190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項獲全國復制推廣,41項全省復制推廣。
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圍繞自身定位,在通關貿易便利化、政府職能轉變、金融服務等領域先行先試,一批批創新的“種子”在“試驗田”里發芽壯大,結出碩果,為連云港市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積蓄新力量。
創新集成
全鏈條提升通關效率
“感謝連云港海事局推出的‘源頭監管 一箱直達’創新舉措,幫助我們公司挺過了難關。”6臺電動航空客梯車在連云港港如期裝船后,上海一家中小企業負責人激動地說。這是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積極賦能“新三樣”出口開展的船載危險貨物“源頭監管 一箱直達”創新探索,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將監管前移,不僅大幅減少甩箱風險,且有效縮短在港查驗的時間。
聚焦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持續加碼。五年來,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深入開展“保稅+”“信息+”“監管+”等探索:全國首創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新模式,企業運輸成本降低73%;首推鐵水聯運“一單到底”,客戶只需一次性提供相關單據,就能從發貨地直達港口;打造中歐班列“全程通”高效運輸模式,實現鏈條式、集成化創新,助力連云港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運量分別增長35.6%、29.3%。
數字賦能
搭建多元化服務平臺
做實服務,做優平臺,數字化、智慧化水平逐步提高。
“我們利用大數據、北斗定位、5G等信息化技術,打造覆蓋運輸全過程的平臺,車輛通行時間由原來的3分鐘縮短至30秒以內。”這樣的速度和效率,得益于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自主研發的“藍寶星球”貨運交易平臺的上線。據悉,該平臺整合港口相關鐵路、公路、水運等多種物流資源,形成全程物流鏈,為貨主提供“門到門”一攬子解決方案。江蘇藍寶星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衛新表示,目前,該平臺助力企業通行效率提升了76%。
此外,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上線國內首家二手集裝箱線上交易平臺,獨家發布二手集裝箱價格指數,促進二手集裝箱市場規范化發展;打造中哈陸海聯運電子數據交換通道,實現中哈陸海聯運通關數據“實時交換”;搭建碳排放管理系統“碳測”平臺,有效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先行先試
高標準對標經貿規則
近日,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聯合中行連云港分行,創新性地為片區中小外貿企業提供圍繞中歐班列鐵路運輸單據物權化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實現了聯合國《可轉讓貨物單證》公約試點項目金融服務方案在全球的首發。其試點成功,為片區企業提供22.57萬美元匯出匯款融資支持,實現了高標準國際貿易規則金融服務的探索與實踐。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是自貿試驗區功能提升的關鍵一環,我們也在持續挖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領域中的創新做法。”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制度創新局局長王云龍介紹,如打造“港航通”特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打通進出口物流全鏈條;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滿足境外資金更多層次、更多領域的投資需求,一系列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創新舉措落地實施,接下來,片區將持續推進集成性、系統性制度創新,努力打造成為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