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運優勢得天獨厚。當前,全省正在全面推進“水運江蘇”建設,淮安緊跟“水運江蘇”建設步伐,持續鞏固內河集裝箱全省標桿地位,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水運事業發展,水運經濟得到蓬勃發展。
建設熱潮
推進水運高質量發展
今年5月30日,金寶航線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金湖段石港大橋施工現場,樁機聲一片轟鳴。石港大橋首樁開鉆,拉開了金寶航線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全線開工的序幕。“項目建成后,金湖縣內河航運瓶頸制約顯著緩解,可實現千噸級船舶通行,水運優勢逐步發揮。”金湖縣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孫桂清表示。
據悉,金寶航線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起于洪澤湖10號標,經洪澤、盱眙、金湖,止于寶應湖退水閘,全長79.5公里,預計2027年底建成。航道全線按照三級航道標準整治,改建蔣壩船閘1座、石港船閘1座,改建航道沿線橋梁6座,配套建設金湖水上服務區。金寶航線作為《江蘇省干線航道網規劃(2017—2035年)》“兩縱五橫”中“一縱”京杭運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京杭運河和淮河的重要分流航道。工程實施后,將進一步釋放區域水網通過能力,減輕蘇北運河及淮河出海航道的航運壓力,推動江蘇干線航道網聯網提質,發揮“江、河、湖”聯動優勢,助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
金寶航線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從用地組卷上報到取得省政府用地批復僅不到1個月時間,創造了全省干線航道前期工作用地報批新速度,這也是“水運淮安”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淮安陸續完成了鹽河航道整治掃尾工程、淮河出海航道整治工程,鹽河楊莊船閘、朱碼船閘、淮河出海航道高良澗船閘等船閘節點擴容改造,淮海南路大橋、寧連路總渠大橋等一批礙航橋梁改造。高標準建成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為全省打造運河綠色文化帶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高分通過交通運輸部驗收貢獻了力量。去年,全省首批3條通港達園內河運輸專支線航道開工動員會在淮召開,淮安盱眙磨澗河航道、工業園區專用航道2條航道先期開工。今年6月3日,磨澗河航道淮河銜接段疏浚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切實打通水運“神經末梢”。今年,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全線完工,在蘇北四市率先交工驗收,航運設施盡顯綠色生態之美、航運設備盡顯低碳環保之美、航運組織盡顯高效順暢之美、航運服務盡顯人文智慧之美的“四美運河”雛形顯現。這一系列工程建設的加快推進,充分體現了“水運江蘇”建設的淮安擔當。
暢通航道
充分發揮水運優勢
7月9日,京杭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江北段)淮安段工程通過交工驗收。據了解,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南起淮安與揚州交界處,北到淮安與宿遷交界處。淮安市境內長約69.57公里,是江蘇省“兩縱五橫”干線航道網組成部分,京杭運河蘇北段規劃為Ⅱ級航道。2022年9月28日開工建設,廣大建設者通過近兩年的努力拼搏,高標準、嚴質量地完成了建設任務,提升了京杭運河黃金水道通航能力和生態環保水平,實現了提高通航功能、完善通航環境、傳承航運文化、提升航運現代化水平的目標。
今年5月,淮安在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框架下,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水運事業發展,出臺了《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淮安”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擘畫了全市加快建設現代化水運體系的宏偉藍圖,為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淮安”提供了戰略指引和行動綱領。
《方案》明確了6個方面的14項重點任務,編排了23個港航重點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根據《方案》繪就的藍圖,到2025年,全市二級航道規劃總里程接近300公里,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1.7億噸,集裝箱航線基本覆蓋淮河生態經濟帶、淮海經濟區主要城市,鞏固提升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地位,初步建成全國內河航運中心。到2035年,建成以京杭運河、鹽河、淮河等航道為主軸的通江達海二級航道網和“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現代化港口,全面建成航運要素聚集、配套服務完善、運輸市場繁榮、樞紐功能突出、輻射效應顯著的全國內河航運中心。
《方案》的出臺,擘畫了全市加快建設現代化水運體系的宏偉藍圖,為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淮安”提供了戰略指引和行動綱領,也為淮安加快打造全國內河航運中心,以水運高質量發展重塑“運河之都”繁華盛景凝聚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保駕護航
“水運江蘇”再跨新臺階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持續的高溫炙烤著戶外人們的每一寸皮膚。然而,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奮戰在淮安新港口碼頭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腳步遍布于港口、碼頭、航道,爭效率、保服務,維持碼頭正常運轉。上午9點30分,室外溫度迅速拉高,淮安港一線工人用汗水丈量著碼頭,始終堅守崗位。
夏日鐵船的溫度經常能達到50度以上,船員在烈日暴曬、汗流浹背中堅持保障各類生產物資暢通運輸。“現在我們一天能走兩三條船,從淮安新港開出的大約有十條線路,開往河南、安徽、上海、南通、連云港、徐州等地。”江蘇江淮通集裝箱航運有限公司翔宇二號船長谷亮告訴記者。
港口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對于區域經濟、城市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期間,港口物流集團將緊緊圍繞打造‘全國性內河航運中心’總目標,充分發揮淮安‘五水交匯’‘通江達海’區位稟賦優勢,不斷放大港口能級,重點發展內河集裝箱物流,公鐵水多式聯運,臨港產業供應鏈物流,中轉分撥集散 保稅倉儲等服務功能,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港口力量。”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李永一說。
步履不停,書寫水運建設新篇章。今年下半年,淮安將持續完善高等級航道網絡布局。建成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增補項目和工業園區專用航道,加快建設金寶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推進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京杭運河淮安四線船閘工程、鹽河航道楊莊和朱碼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形成“建成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梯次發展格局。
另一方面,淮安將聚力提升樞紐港口規模能級。建成上河作業區一期工程、巨石玻纖配套碼頭,推進淮安港三期、黃碼作業區、工業園區危化品碼頭、金湖港口物流園碼頭等港口建設,新增千噸級以上泊位29個,港口吞吐能力1407萬噸,力爭形成規模集約、現代高效的港口體系。
乘船行駛在京杭運河淮安段航道上,只見兩岸綠意盎然,生態護坡整齊美觀,船只來往穿梭的一條條航道,正成為城市秀美的風景線。未來,淮安將繼續奮力打造內河集裝箱運輸特色品牌,用好新一輪水運集裝箱發展扶持政策,鞏固和加密現有航線,開拓新航線,深化淮安港和寧波港、上海港等重點港口戰略合作,利用上海港外貿空箱資源、航線資源和費率優惠政策等,推動淮安港內、外貿集裝箱業務取得新突破。(記者:周俊 張迪 攝影: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