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小電池里的大能量,尋訪好地方的“大國重器”……近日,揚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聯合舉辦“好地方少年行·向‘新’而行”——揚州市“童眼里的新江蘇”青少年尋訪實踐活動。以2024年度省市“新時代好少年”為代表的好少年們從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實踐中心出發,乘坐氫能公交車,尋訪新能源企業、綠色智能工廠及央企“大國重器”等,在實踐中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含義,感受揚州的向“新”力。
據悉,本次活動是“童眼里的新江蘇”青少年尋訪“強富美高”新成就教育實踐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揚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好地方少年行”的“篤行課堂”活動之一。好少年們在“篤行課堂”中走讀“好地方”、熱愛“好地方”、宣傳“好地方”,爭做中國式現代化揚州新實踐的“同行者”,努力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綠色能源向“新”領跑,小小氫燃料電池能“帶動”重型卡車
近年來,新能源、未來能源等新興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江蘇耀揚作為國內氫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研發、生產的領軍企業,在2023年成為國內最大功率300千瓦氫燃料電池電堆誕生的“搖籃”,并填補了國內單系統200kW級船用燃料電池系統空白。
“同學們,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你們面前的這個方盒子,這就是目前國內最大功率的氫燃料電池電堆。氫燃料電池系統對于氫能源車來說,就像發動機之于傳統燃油車,電堆是系統的‘心臟’,約占電池系統成本的50%。你們別看它小,它實現了309千瓦的額定功率和340千瓦的峰值功率,可以滿足重型卡車、礦山作業卡車滿載的連續高速運行需求。”在公司大廳里,講解員為大家講解了氫能源電池的原理和公司目前開發的創新產品,陳列區一份份專利證書讓同學們驚嘆不已。隨后,大家進入生產間,近距離觀看研發過程,他們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一切,既感受到了科技發展的強大力量,也體會到了綠色能源環保的重要性。
“在這里我了解到,傳統的化石燃料往往會排放大量有害氣體和溫室氣體,而氫燃料電池排放出的只有水,這非常有利于生態環保。”揚州中學的陳季堯同學告訴記者,“清潔能源在我國的快速發展讓我深刻認識到了科技創新、綠色環保在推動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制造業對于經濟和社會的重要性。以后我會更加關注科技與制造的發展,努力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傳統產業“發新芽”,機器人流水線作業實現產量攀升
150臺機器人同時揮舞“手臂”,自動完成注塑注膠……這是生態科技新城企業江蘇三笑集團綠色智能工廠的生產場景。在這里,每天能生產出150萬支牙刷發往全球各地。
當天,同學們跟隨講解員一同走進了這家老牌牙刷企業的生產車間,只見一排排設備運行得有條不紊,而廠房里卻難得看到工人的身影,這讓同學們驚奇不已,紛紛拍照記錄,把所見所感分享給更多的小伙伴。講解員介紹道:“我們三笑集團通過引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流水線等設備,配合企業與專業科創團隊設計開發的軟件系統,使所有生產、存儲、搬運、檢測環節都不用人工操作,已達到了‘黑燈工廠’的目標。”
“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個個高端先進的智能化生產車間,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一條條生產線上進行各環節生產的不是工人,而是機器。”揚州蘇東坡中學的王子涵同學表示:“我充分感受到了祖國科技發展之迅速、成就之輝煌,只要善用科技創新,傳統產業也能獲得‘新生’。”
尋訪“大國重器”,感受低碳船舶制造的獨特魅力
揚州中遠海運,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裝備制造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底,我們成功研發制造了世界首制萬噸級純電動力集裝箱船——‘中遠海運綠水01’,入選2023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在中遠海運的展廳,負責人向同學們介紹著船廠在船舶研發以及航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的創新成果。“這些純電動力集裝箱船采用全電池動力推進,這種設計使得航行全程實現零排放、零污染、零噪音,該船每行駛100海里可節約燃油3900公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4噸,大大提升了環保性能。”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還走進了園區參觀。站在巨大的集裝箱船前,孩子們不由自主地發出感嘆,“在壯觀的造船現場,我充分感受到了我國造船業的雄厚實力和蓬勃生機。”南師大附屬初級中學的王彤彤告訴記者,這次參觀讓她對“新質生產力”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它不僅僅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更是一種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強大力量。相信隨著‘新質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通訊員 揚宣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莊劍翔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