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也是“消費促進年”,行程過半,蘇州消費“馬車”跑出加速度,增速在全國前10強城市中拔得頭籌,彰顯了這座城市超強的經濟活力。
今年上半年,面對消費力趨弱的不利環境,蘇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逆勢突破歷史同期紀錄,達5002.9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高于全省、全國平均2.5、3.7個百分點。蘇州有望成為沖擊萬億消費城市目標的“最強潛力股”。
這一次,蘇州到底贏在哪里?有何秘訣?下半程又該如何奔赴萬億目標?
新消費成增長點,汽車和直播表現給力
今年年初,蘇州便快馬加鞭,刺激消費增長。數據顯示,1至2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5.9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新型消費成為消費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衣食住行是剛需,普通人消費大體圍著這四樣消費需求。而在蘇州,代表“行”的大宗商品新能源汽車對社零增長形成根本性支撐。占限上比重14.2%的新能源汽車,1-6月累計增長 93%,拉動限上社零增幅7.5個百分點,成為蘇州領先全省、全國的根本因素。其中特斯拉上半年交付量超3萬臺,同比增長超170%。蔚來5月和6月月均向用戶交付新車超1000臺。具體到區域來看,相城區新能源汽車銷售表現亮眼,上半年同比增長15.1%。
其次,蘇州的直播電商增勢明顯,尤其是常熟依托產業帶優勢,市場規模迅速擴張,拉動全市限上零售額增長近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常熟市實現網絡交易額(GMV)535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常熟直播電商交易額333.94億元,同比增長38.2%,銷售件數3.66億件。此外,今年上半年,常熟活躍的直播帶貨商家數25550家,同比增長28.5%,為全市社零增長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新風口提前布局,新品牌不斷涌入
“寶寶,這件是我們的熱銷款,非常潮!”炎炎夏日,在波司登抖音旗艦店的直播間內,一位卷發姑娘身著羽絨服,熱情介紹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近年來,蘇州搶抓消費新風口,持續引入新供給,為消費者帶來盛宴。
早在2003-2006年,常熟市便通過“一根網線”的延伸,讓常熟的“一根絲”“一匹布”越紡越長、越織越寬。目前常熟已成為淘寶“全國十大直播原產地”之一和“中國紡織服裝電商直播基地”。常熟直播電商服務中心副主任錢明杰介紹,近兩年常熟在服裝產業帶優勢下加快布局,全面發力直播電商產業。去年常熟發布了《常熟市直播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6)》,以直播電商助推產業轉型、人才聚集、消費升級,全鏈條助推直播電商產業攀高逐新。
直播電商相關文件一出臺,常熟知名服裝品牌紛紛入場。就在去年年底,波司登等大量知名服裝品牌下場做直播,帶貨能力超強,其中波司登的抖音銷售額已躍升至抖音直播常熟區前五名。“存量商家規模往上走,新的商家還在涌入,直播電商產業就起來了。”錢明杰說。
近兩年綠色消費已經成為新消費的趨勢,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高。今年蘇州在全省、全國率先推出汽車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安排超2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促消費,帶動了周邊省市消費者紛紛來到蘇州購買新能源車輛。“蔚來也配合政府的優惠政策推出10億元以舊換新專項補貼等福利,雙重活動疊加有力促進了新能源汽車銷售。”蔚來蘇州公司總經理王基鈺說。今年4月24日蔚來蘇州高新區多功能服務中心開業,規模相比以往大幅提升。
此外,上半年新品牌陸續入駐蘇州,吳中區、相城區等地新增小米汽車、京東MALL等品牌。龍湖天街、蘇州中心大力引進阿嬤手作等網紅首店。蘇州本土品牌美羅今年也開出美羅小奢中心,為蘇州商業帶來一波打卡潮。據統計,上半年全市限上新增法人單位零售額同比增長 67.3%,為蘇州消費增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后半程接力快跑, 三方面刺激潛力
蘇州消費故事精彩的上半場已經結束,下半場又該如何奮力奔跑,才能續寫傳奇?
6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發布《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著重培育餐飲、文旅體育、購物、大宗商品等六大消費新場景。
近日,蘇州市建立促消費的工作機制,計劃每兩周調度一次,從供給側、需求側、服務側三個方面抓落實、干到底。在供給側,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成為首要任務。接下來,蘇州將豐富消費新業態,拓展消費新領域,開發消費新產品,為消費者創新供給,刺激消費潛力。具體來看,蘇州將大力發展直播經濟,打造蘇州直播產業帶、蘇州直播品牌IP。鞏固“首聚蘇州”首店經濟發展名片。強化商旅文體融合,加快發展新業態新場景,持續豐富消費市場供給。
同時,仔細研判消費者需求也被列入計劃中。根據演唱會經濟帶來的大量消費者群里畫像,其中18-25歲年輕女性消費者占比居首。蘇州將挖掘更多消費者需求,推出更多喜聞樂見的產品。此外,下半年蘇州市商務局還將積極謀劃赴上海開展住宿餐飲推介,了解消費者需求,適時吸引周邊城市居民前來蘇州消費。
良好的消費環境能夠為居民消費提供優質場景,并確保消費安全,從而改善消費預期和信心,讓潛在的消費能力轉化為現實的消費行為。據了解,我市將讓促消費信息直達市民群眾、直達來蘇游客。同時,抓好消費者權益保護,保障好大型促消費活動的交通通達程度。此外,蘇州將加快招引和培育高質量商貿類專業人才,用好各類網紅資源,做足流量經濟這篇大文章。
(蘇報記者 韓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