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郵”通四海、快遞送萬物,聯通萬千業、幸福千萬家。據報道,截至8月13日,我國2024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3年突破千億件提前71天,凸顯出我國快遞市場的繁榮活躍和發展質效的不斷提升,更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快遞業貫通著生產到分配、流通到消費各環節,是暢通生產和消費的“橋梁”,也是觀察經濟發展和社會活力的“窗口”。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業務量31天超過147.0億件,60天超232.6億件,4個月快遞業務量已超500億件,半年快遞業務量已超800億件,同比提前71天突破1000億件,月均業務量超130億件,月均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一系列數據的背后,是車間機器“動”、廠家賣家“忙”、倉儲倉庫“滿”、物流快遞“跑”正向循環的必然,展現著我國快遞業的強勁發展活力和韌性,更彰顯出我國消費市場需求持續加快釋放,映射著國內消費市場的“活”且“火”。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流通網絡逐步健全。截至2023年,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5G基站數達337.7萬個,已累計建成1267個縣級公共寄遞服務中心;同時,各地全力加強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當下,我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已超30萬個,村郵站約20萬個,郵快合作建村覆蓋率超70%。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和優質服務大強度優化,賦能貨物加速流通,擴張了快遞供需兩端版圖,“線上下單、線下上門”暢通了民生幸福“微循環”,貫通了經濟發展“大動脈”。
江蘇無錫的水蜜桃、新疆喀什的櫻桃、黑龍江哈爾濱的藍莓、廣東陽江的菠蘿蜜……各地時令水果、特色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經翻山越嶺進千家萬戶,百億“小包裹”匯聚經濟萬千“大能量”。今年上半年,我國網上零售額7.1萬億元,增長9.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96萬億元,增長8.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5.3%。今年以來,奮力拼經濟、促消費、助發展成為共識,江蘇、浙江、寧夏等各地紛紛出臺各項利好政策,持續提振消費的信心、釋放消費的需求。一系列政策和行動按下了物流業“快進鍵”,跑出了業務量“加速度”,“小包裹”川流不息,助推“消費馬車”奔騰向前,開拓著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大新空間。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秉h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流通體制,加快發展物聯網,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小快遞”和“小包裹”服務“大民生”、傳遞“大美好”、連接“大經濟”。一件件“流動”的快遞包裹,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所需所求所盼。1000億件不是終點,當前數據仍在攀升中。馳而不息促銷費擴內需、暢循環活流通、優服務惠民生,以消費“熱”推動快遞“跑”,“流動中國”定能為我國經濟發展寫下更生動鮮明注腳。(楊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