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產業旺、村和美、同致富 宿遷集成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效

(速新聞記者 高云龍)江蘇蘇心美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創新開發5—8種特色水餃產品,餡料配方超過30種;牛角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里風景如畫,預計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江蘇仙之寶食品有限公司在延長農產品加工鏈條的同時,帶動300余人就業……在宿遷廣袤的鄉村田野,一幅產業旺、村和美、同致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不僅有倉廩殷實的“豐”景,還有鄉村蝶變的新景;不僅有產業融合發展的突破,還有聯農富農機制的創新。

進鄉村,看項目,謀發展。9月5日至6日,宿遷召開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推進會,對三臺山葡萄酒莊園、江蘇妙言食品有限公司等18個農業項目進行觀摩。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今年以來,宿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立足地方實際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聚焦農業強,提升產出效益

位于宿豫區的中國農批宿遷現代農產品物流園總投資30億元,涵蓋農副產品交易、倉儲、加工配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檢驗檢測、信息服務、商務配套等業態功能,豐富了“一站式”農產品交易商圈的內涵。

“中國農批宿遷現代農產品物流園于2023年7月開工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竣工。”中國農批宿遷現代農產品物流園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由中國供銷農產品集團和宿豫區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建設運營,致力打造全功能、全業態、全產業鏈的農產品交易標桿市場。

農業是農村發展的基礎和命脈。今年以來,宿遷聚焦農業強,堅持以工業化思維、項目化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在融合賦能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產出效益。

中國花谷·創平臺項目和中國花谷·融空間項目,展現了沭陽縣促進農業融合發展的兩個方向。中國花谷·創平臺項目圍繞促進花木產業提檔升級,構筑花木產學研合作新高地,建立花木產業創業孵化新基地,打造花木信息化賦能新平臺;中國花谷·融空間項目依托沭陽縣花木片區、木材加工片區產業基礎,持續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實現“精品花卉與木材加工、低空經濟與生產生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泗洪縣龍集鎮大力實施生態漁業融合發展項目,立足資源稟賦,以水為媒,培育“生態漁鏈”產業,既提升了產業附加值,又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如今,環境好了,腰包鼓了,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龍集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大力度、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

南蔡數字農業產業園是宿遷經開區推動農業融合發展的生動注腳。“我們著力建設集種苗培育、蔬果種植、凈菜加工、農業裝備制造、鄉村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南蔡數字農業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說,該項目以數字孿生系統賦能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溫、光、水、氣、肥”精準智能調控,全生產要素全天候保持最佳狀態,可降低管理成本40%以上。

聚焦農村美,建設和美家園

流水淙淙、草木蔥蘢,記者走進位于宿豫區順河街道順興河社區的椿·墅小鄉居,宛如置身畫中。

“我們聚焦環境提質、產業增效、群眾增收等重點,打造以展示椿樹文化和田園風光為主的休閑體驗區。這是我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生動實踐。”宿豫區順河街道相關工作負責人說。

推進鄉村建設,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與城市整體形象、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息息相關。今年以來,宿遷聚焦農村美,錨定“四優四強”目標定位,按照“統籌謀劃、分類實施,集成建設、片區推進”的發展路徑,強化系統觀念、集成思維,高標準編制發展規劃,高質量實施精品項目,加快建設和美家園。

這次觀摩的和美鄉村建設項目共有5個,除了椿·墅小鄉居,還有新河雙蕩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項目、穿城顏圩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項目、臨淮漁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項目和耿車大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各具特色,切實增強了當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沭陽縣新河鎮雙蕩村為例:2750畝花木環繞村落,放眼皆是花,移步皆為景;以花木為底色、徽派建筑為風格,建設特色民居667戶,庭院像花園、田園像公園、村莊像景區,呈現農舍儼然、花木成行、小路幽徑的怡人景象,鄉村美景讓人如癡如醉。該村先后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江蘇省生態宜居美麗示范村”“江蘇省文明村”等稱號。

再看泗陽縣穿城鎮顏圩村。這里是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顏回和唐朝名臣、書法家顏真卿的后裔聚居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和美鄉村建設中,穿城鎮尤其注重以文化人,深入挖掘和傳承顏回講學、顏氏家訓、顏真卿書法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并運用好全國村級議事協商試點,讓村民人人“能說話”,獲評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泗洪縣臨淮鎮臨淮漁村是集“漁民搬遷安置、漁村產業興農、新型社區示范”為一體的水美社區,在特色發展方面最為亮眼。該村創新成立農文旅產業聯合黨委,圍繞“食”“游”“賽”“宿”四大主題,依托大圓塘資源優勢,推動民宿集群化發展;規劃建設“臨淮漁味”科技孵化中心等項目,打造“臨淮漁味”美食品牌,努力實現“資源共享、產業共促、群眾共富”目標。

聚焦農民富,拓寬收入渠道

“項目總投資5億元,在今年1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12月全面建成投產。”益和高端寵物零食項目有關負責人信心十足地說,該項目建成后將積極探索“企業+基地+市場+訂單”的生產模式,在提供300個就業崗位的基礎上,可帶動周邊3000戶農民通過出售農副產品增收,年均每戶增收1.6萬元。

廣大農民群眾的“錢袋子”鼓不鼓,是衡量鄉村振興成色的重要指標。宿遷始終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防返貧、興集體、富農民”,依托項目創新聯農富農機制促進共同富裕。

此次觀摩的項目,無論是產業發展類的,還是和美鄉村建設類的,均聚焦農民富、拓展收入來源。

就蘇北糧油稻米產業鏈延伸項目來說,項目方與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協同建設產業化聯合體,已累計簽約種植訂單面積50萬畝,輻射帶動380余個經營主體從事優質稻米產業增加收入,為宿遷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帶動致富方面表現突出的還有漁文化創意產業園。這是宿城區王官集鎮按照“三生融合、三產融合、漁文旅融合”理念打造的特色產業園,充分發揮全鏈條產業鏈在帶動群眾就業、村集體增收等方面的“乘數效應”,在漁具制造、賽事參與等方面可帶動550余人就業,同步帶動群眾發展民宿、農家樂等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宿城區耿車鎮正全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在美化環境的基礎上,突出產業支撐,支持各村發展特色富民產業。如今,紅衛村的多肉植物、劉圩村的藍莓果蔬、大眾村的板材電商等已成規模,“村村有產業、戶戶有事做”勾勒出城鄉融合、鄉村共富、群眾幸福的美麗畫卷。

做好“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邊看邊議、互學互鑒。”觀摩人員表示,將以此次現場推進會為契機,做到認識再提高、責任再壓實、措施再加碼,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