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政策,近年來,江蘇將促進托育服務發展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強化政策支持保障,著力增加服務供給,有序有力推進托育服務健康發展。9月18日,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從省衛健委獲悉,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托育機構5400家,可提供托位32.4萬個,千人口托位達3.8個,位居全國前列。南京、無錫、蘇州三市入選首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數量列全國第一。
15分鐘托育服務圈,托起家門口的幸福
“對我們這樣的雙職工家庭來說,家門口的托班解了燃眉之急。”2歲女娃琴琴的媽媽家住蘇州常熟東南街道東湖社區,第一時間得知家門口馬上就有托育點,她抱著娃高興地說,“再也不用又帶娃又上班,解放啦!”
5個多月大的知之躺在嬰兒車上愜意地翹著小腳,享受保育員的足底撫觸。知之也是蘇州市童元托育服務中心乳兒班里最小的孩子。
“這么小的娃,也放心給別人帶?”面對親朋的詫異提問,知之的媽媽、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醫生曹小白很放心:“他們不僅給帶,還帶得很好!” 童元托育服務中心由蘇大附兒院于2021年創辦,是蘇州第一家備案的非營利性托育機構,也是蘇州市衛生健康系統開辦的第一個公辦托育機構、第一個醫育結合的典范托育機構。
在蘇州,家門口的托育機構頗受媽媽們的歡迎。為加快完善“15分鐘托育服務圈”,今年蘇州全市計劃新增100個“統一管理、統一標識、統一配置、統一培訓、統一評價”的社區普惠托育點,就近就便為百姓提供更普惠、更安穩、更放心的帶娃服務?!吧鐓^普惠托育點將因地制宜開設乳兒班、托小班、托大班、親子班等班型,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計時托等多樣化服務?!碧K州市衛健委婦幼健康處處長白明華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市民更加精準地了解、選擇身邊的托育機構,蘇州還設計開發了“蘇州托育地圖”。家長只要通過蘇周到App、健康蘇州掌上行App或蘇州健康微信公眾號,就可進入查詢全市300余家備案托育機構,詳細了解托育機構的基本情況,并通過VR沉浸式體驗托育機構的基本設施。
回憶起10多年前自己到處找人幫忙帶孩子的經歷,無錫市衛健委人口家庭處副處長張海燕說,孩子父母的入托意愿最強的階段是在孩子10月齡到12月齡時。這時孩子剛剛學著走路,特別需要人看著。
2019年以來,無錫惠山區積極開展“1+N”托育服務模式試點,即依托1個示范性托育機構,帶動N個嵌入式、分布式、連鎖化、專業化的社區普惠托育分園(托育點)共同發展?;菽弦簧鐓^綠地托育園就是典型的家門口托育園,為周邊居民提供嵌入式托育服務。
張海燕介紹,在無錫,給孩子找一個日間保姆一個月要五六千元,普惠托育可以緩解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也釋放了生育潛能。目前,無錫基本解決了托位“有沒有”的問題,接下來還要著力解決“優不優”的問題,進而消除年輕家庭中孩子“沒人帶、帶不好”的顧慮。
公辦托育放心托,“帶娃”“上班”兩不誤
走進南京市建鄴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托育園,墻頭上童趣化的小云朵仿佛在向孩子們招手,許多可愛的小朋友正在托育老師的陪伴下玩耍、做游戲……這里無論是環境布置,還是育兒氛圍,都令人溫馨,也讓人放心。南京市建鄴區常住人口達53.4萬人,其中17歲至40歲年輕人占比38.33%,是南京人口結構最年輕的城區。此外,建鄴區每年還有大量年輕的新居民落戶。如何為年輕爸媽“減負”,托育服務肩負著重要使命。
去年底,建鄴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揭牌,中心副主任蔣雪霞介紹,該中心由建鄴區衛健委主辦,區人才集團協辦,區婦幼保健所和晨星托育有限公司共同運營管理?!爸行睦幂爡^內醫療機構優質資源,建立三級醫育結合服務體系,提升嬰幼兒科學養育照護水平。據了解自去年9月份開園以來,中心一直處于滿員狀態。”
目前,像這樣的公辦托育園,建鄴區已有6家,分布在該區多個辦公區域。很多年輕媽媽休完產假就要上班,如果沒有老人幫襯,孩子的照顧就成了難題。公辦托育園師資力量專業,收費也比民辦托育機構實惠,解除了年輕家庭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南京市在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起步較早,進行了多種嘗試舉辦托育機構,并引導開發園區、產業園區引進社會力量舉辦托育機構。江北新區撫育安托育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該研創園內很多員工帶孩子“一起上班”,兼顧了家庭與職場。該研創園有企業近6000家,在職員工達3萬余名。2017年,該園區引進了撫育安托育中心,為園區員工子女提供托育服務。
“‘小月齡’托育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特色,這里最小的孩子只有6月齡,最大的孩子不到3周歲,托位數80個,處于滿園狀態?!睋嵊藏撠熑岁惲峤榻B。除了提供企業化托育服務、小齡化服務外,考慮到職場父母工作的不確定性,撫育安還提供計時托和延時托等個性化服務,幫助職場父母平衡家庭與生活。
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王靜介紹,為促進普惠托育服務蓬勃發展,南京市出臺了普惠托育機構評估標準和相關獎勵辦法,鼓勵發展公辦、公建民營、民辦普惠托育機構。目前,南京建成省、市級普惠托育機構91家,建成市、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6家。
“醫”+“育”有機融合 提升托育服務健康發展水平
“醫育結合”是江蘇托育服務一大亮點。孩子年齡小,容易生病,也容易發生各種小意外。這要求老師不僅能夠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要能關注到孩子的身體發育、疾病防控等。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胡晨介紹,多年來,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示范托兒所在醫育結合方面開展了不少有益探索。
幾年前的一天,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護士來托兒所求助,她兩歲半的兒子明明(化名)被診斷出孤獨癥,這頓時讓她心急如焚。“如果把孩子放入集體環境,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融入集體,以后能不能和正常孩子一起進入幼兒園呢?”這名護士媽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孩子送到托兒所。在這里的半年時光,在保健老師專業而細致的照顧下,明明進步明顯,順利升入幼兒園。現在明明已上小學四年級了,基本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了。
據了解,南京在市級層面成立南京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發揮嬰幼兒早期發展權威專家團隊作用,開設“家長養育照護能力提升項目”。以各區婦幼保健機構、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專業醫護人員隊伍為骨干,打造全市養育照護服務網絡。
去年5月,無錫市兒童醫院與金童苗苗園合作,簽約成立無錫市嬰幼兒“醫育融合”照護實踐基地。探索以醫促養、醫育結合新途徑,為制定無錫市嬰幼兒照護地方質量標準積累經驗。雙方在兒童早期發展、養育照護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嬰幼兒照護健康、營養、早期學習、回應性照護和安全保障等內容,細化工作方案,普及科學育兒知識,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及適宜技術推廣,為全面提升嬰幼兒照護水平、構建嬰幼兒“醫育融合”的照護模式樹立典范。
多措并舉,健全完善江蘇托育服務體系
江蘇將托育服務體系構建作為實現高水平“幼有所育”的重要舉措,不斷完善托育服務發展支持措施,加快構建主體多元、優質普惠的托育服務體系,托育服務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注重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務發展模式。南通市探索打造“1+N”托育模式,以1個示范托育機構帶動N個社區嵌入式托育點共同發展。大力推動企業和產業園區辦托,無錫、泰州等地企業和南京建鄴高新區等產業園區,在企業、園區內舉辦托育機構,為職工免費或優惠價格提供托育服務,實現員工帶娃“一起去上班”,解決職工后顧之憂;南通第六人民醫院等10家單位采取自辦、聯辦、引入第三方機構等方式,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獲評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
嚴守標準規范,有力促進托育服務健康發展。江蘇省衛健委會同省委編辦、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和單位制定托育機構登記備案辦法、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在全國率先出臺普惠托育機構評估標準、0—3歲托育服務規范、托育實訓基地評估標準,引導托育機構加強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托育機構備案率。
據了解,江蘇連續5年將新增省級普惠托育機構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截至目前,累計建成省市級普惠托育機構1294家,其中省級551家。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安瑩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