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重大工程“進度條”刷新,見證中國制造步履鏗鏘

在海南三亞,國內首個深水高壓氣田——“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通過機械完工驗收,進入投產前最后準備階段;在河北阜平,雄安新區至山西忻州高鐵河北段的最大跨度連續剛構拱橋——跨胭脂河特大橋順利合龍,按期打通全線架梁鋪軌通道……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秋日里的廣袤神州大地上,處處都是團結奮斗、昂揚奮進的萬千氣象,從“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億萬中華兒女正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推動中國制造“強筋壯骨”由小向大、由大向強,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奠定堅實基礎。

大國重器舉世矚目,中國制造步履鏗鏘。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器”。猶記得,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窮二白、百業待舉,設備落后、產能低下,日用生活消費品類中僅能制造火柴、肥皂、面粉等較少品種。七十五載披荊斬棘、七十五載砥礪奮進,今日之中國,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萬億元,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全”“多”“大”獨特優勢明顯。從第一臺車床在沈陽誕生到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業大國,從第一臺蒸汽機車研制成功到如今鐵路總里程突破16萬公里,從第一輛國產解放牌卡車總裝下線到汽車產銷總量連續多年居全球第一,一件件振奮人心的發展成就、一個個代表新質生產力產品的火爆“出圈”,正標注著制造強國建設的堅定步伐,彰顯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硬實力”。

一國工業化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其現代化的進度和程度。過往實踐證明,科技創新是“中國制造”強起來的“動力源”,也是中國“智”造跑起來的“加速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國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快速推進,今日之神州大地,創新動力持續增強、發展活力勃發奔涌、大國重器日益涌現、智能產品更新迭代,正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加快邁進、闊步前行。放眼未來,必須清醒認識到,當今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在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的時代背景下,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只有堅持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加快攻關突破“卡脖子”問題,方能以科技創新推動制造強國建設,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小商品大市場,大工程挑脊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出明確要求。新征程上,我們清醒地知道,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即可實現。尤其是當前,中國制造仍處在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還需補短板、鍛長板,打造新的競爭優勢。一方面,要加強技能人才培養,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暢通職業發展通道,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導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競相涌現。另一方面,要堅持“四個面向”,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以制造強國建設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物質技術基礎。

C919國產大飛機翱翔在祖國藍天,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出海遠航,嫦娥六號實現月背采樣返回,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投入使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要堅定不移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全新的考卷已然鋪展,更難的考題等待解答。立足新起點,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堅定不移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加快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就一定能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創造新的光明前景,給世界帶來更多的驚喜與精彩。(吉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