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高霞
- 時間:2024-10-08 21:15:43
南京是全國GDP十強城市,擁有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和全國首個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的跨省都市圈。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繁榮,是“中國國際傳播綜合影響力十大先鋒城市”;這里商業發達、產業興盛、生態宜居,先后14次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用多個“第一”“前列”,勾勒發展中的起承轉合,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雄渾交響曲。
南京城市景觀
引力出圈 入選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寧”聚八方客
營商環境是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有力抓手,近年來,南京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2023年,入選全國工商聯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會及副省級城市”前十,在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中,排名全國第三。
今年以來,巴斯夫、西門子、寶馬、博世等世界知名企業紛紛到訪南京、洽談合作,這是看好中國、看好江蘇、看好南京的具體寫照。通過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南京吸引集聚全球資源要素在寧落地、服務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
9月24日,2024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開幕式成功舉辦。開幕式上,又一批重大項目現場簽約。其中既有老朋友的“加倉”,也有新伙伴首次伸出信任合作之手。一個個項目的牽手,彰顯出企業、資本對南京發展的信心。
透過“金洽會”這個城市窗口,可見南京發展的萬千氣象。今天的南京,正乘開放之勢,聚力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深化國際經濟合作。
目前,南京已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合作,境外投資分布于9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引包括11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來寧投資,已與58個國家106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南京堅持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讓全球企業共享南京機遇,也讓南京企業暢達全球市場。據了解,去年南京實際使用外資水平保持正增長,外資利潤再投資規模全省第一,跨境電商、“新三樣”出口規模在全省都是第一位。南京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強企業來南京投資。
山水城林融為一體
創新出圈
“新”潮澎湃,這些數據全省第一
6G傳輸速率從400Gbps提升到1Tbps,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水稻秈粳亞種關鍵基因被成功克隆,有力支撐了優質水稻種質資源創制;第三代半導體SIC(碳化硅)芯片實現自主量產,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過去一年,南京不斷亮出有分量的創新硬實力。
9月24日,南京市政府召開“塑造產業新動能新優勢”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披露了一組數據:全市累計培育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2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家,智能算力規模、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均保持全省第一;累計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3家,位居全省前列;累計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4家,均位居全省前列……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這些數據充分展示南京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深入實施產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近年來,南京堅持以重大項目引領支柱產業煥新升級,加快實施與中石化、寶武、長安、上汽等企業謀劃的一批總投資千億元的重大轉型項目,持續鞏固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兩大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引領優勢,做大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布局未來網絡、合成生物、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新賽道。
發展出圈
國家首個獲批的跨省都市圈,示范效應不斷顯現
在南京和滁州交界處,有一個頂山-汊河軌道交通產業發展集聚區,以江北新區的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為中心,已經形成了包含138家企業的配套完整、高效穩定的軌道交通產業供應鏈,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4家。
這樣的故事在南京都市圈不斷上演。南京是長三角特大城市。近年來,南京主動融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特別是放大南京都市圈作為國家首個獲批的跨省都市圈示范效應,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
2023年,南京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萬億,常住人口超3500萬,在產業、創新、人才和公共服務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都市圈的科技創新資源,都集成到一張可視化的生態圖譜上,目的就是促進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精準對接。南京組織推動長三角(都市圈)科技合作,目前已累計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和解決方案近3500項,服務企業超過4000家,促成技術合作成果近400項。
下一步,南京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立足南京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市民游園
文旅出圈
總要來趟南京,游客滿意度綜合指數全省第一
從明孝陵到中山陵,從夫子廟到朝天宮,從秦淮河到明城墻,見證的是有形的歷史文化遺產;從南京白局到南京云錦,從南京絨花到秦淮燈會,從金陵刻經到南京金箔,見證的是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大量的城市歷史文化元素在保護中得到利用、實現更新,成為新的城市風景、游客打卡的網紅地。
根據省文旅廳旅游統計口徑測算,上半年南京共接待游客1.03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增長32%;實現旅游總收入1347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3%。
為了給游客帶來更好的體驗,南京全市文旅系統還借助高科技、數字化等手段,在5G、VR、AR、大數據、人工智能加持下,旅游、演出、逛展、看戲得以突破時空界限,使得“文旅+”新玩法層出不窮,新產品“百花齊放”,令游客“常游常新”。
這些都讓南京對游客的吸引力來到Next Level。江蘇省文旅廳近日發布了《江蘇旅游游客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2024年上半年)》。報告顯示,全省13個設區市中,南京以85.20分名列游客滿意度綜合指數全省第一,也是省內唯一達到“滿意度高”水平(85分以上)的城市。游客對南京的念想,已經從“總要來趟南京”升級為“總想來南京”。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徐蘇寧/文 趙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