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常州:家門口“近”享幸福“食”光,從“舌尖”暖到“心間”

“這個社區食堂非常好,我從家里走過來頂多10分鐘。以前,每到中午就為吃什么發愁,現在不愁了!”最近一段時間,常州經開區戚墅堰街道圩墩社區81歲的談宏達總到社區食堂吃午飯。

他告訴記者,在這里吃飯,不僅菜品豐富,每餐還有5元錢的補貼。“家里就我一個人,做飯麻煩,到社區食堂來就很方便了。這里既健康又衛生,還能和老朋友聊聊天,心情也更舒暢了。”

戚墅堰街道社區食堂今年6月正式營業,面向全年齡段開放,是戚墅堰街道首家社區食堂,面積有300多平方米,由街道引進第三方餐飲企業進駐運營,采取中央廚房配送模式,每天午餐的菜品有30多個,價格比外面餐廳低2元—3元。

戚墅堰街道有4萬多常住人口,其中老年人約有1萬。針對老年人口多的實際情況,近日,社區食堂還推出了適合老年人的低糖菜品,注重營養搭配,受到附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熱烈歡迎。

解決老年人的一餐熱飯,雖是“小事”,卻折射著“民生大事”。近年來,社區食堂、老年餐桌等成為破解問題的重要模式。

常州高度重視老年助餐工作,連續三年將老年助餐點建設作為民生實事項目高位推進,全方位優化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擦亮“常有頤養”民生品牌。

“城市社區結合‘15分鐘養老服務圈’配套布點,農村優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集中的行政村布局,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助餐服務。”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常州綜合考慮轄區內老年人口規模、就餐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根據城市、農村不同特點,科學設置老年助餐服務點位,探索建立公辦民營有效銜接、優勢互補的多層次、市場化“銀發助餐”供給體系。目前,全市建有老年助餐點417個,日均供餐1.79萬份。

公建民營村居食堂助餐。農村地區在老年人居住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由鎮(街道)建設具備現場制作餐食能力的村居食堂,支持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參與運營。溧陽市推動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無償用于老年助餐點建設,3年來累計建成“如意小食堂”80家。

品牌餐飲門店參與助餐。中心城區結合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鼓勵街道吸引品牌連鎖餐飲企業在社區開設門店,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實現政府、企業、老年人“三贏”。天寧區茶山街道打造“茶飯小館”社區食堂品牌;鐘樓區南大街街道依托銀絲面館、迎桂饅頭店等知名餐飲企業開設社區店,滿足老年人和轄區居民的助餐需求。

中心廚房統一配送助餐。對不具備設置社區食堂的地區,依托助餐企業、養老組織或村(社區)老年食堂建設區域中心廚房,集中制作后進行統一配送。金壇區依托“夕陽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老年助餐點;新北區依托枝秀旗下枝源餐飲打造“一站式”老年助餐、配餐、送餐系列服務。

機構企業食堂開放助餐。引導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和企業面向社會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輻射周邊社區及農村。鐘樓區幸福天年老年公寓將機構食堂向社會開放,吸引周邊社區老年人前來用餐;武進區洛陽鎮岑村村結合村工業園區食堂建設,打造養老助餐基地,為周邊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送服務。

為提升服務效率,常州還在養老服務監管平臺中嵌入助餐系統,對運營單位、助餐對象、助餐標準進行管理,實現助餐數據實時記錄、助餐補貼精準結算。目前,全市已有170家老年助餐點配備了刷臉、掃碼等智能結算支付終端,提升了服務便捷性和數據準確性。

社區食堂并不僅僅提供餐飲,常州還以此為平臺,融入志愿探訪、文體活動等個性化服務,面向全齡段人群開放,把社區食堂打造成居民幸福生活的樂園。

據了解,今年,常州計劃新增社區老年助餐點(社區食堂)83個,現已建成66個。

(記者 呂洪濤)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