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徐州:從“龍須溝”蝶變“最美家鄉河”,綠色長廊盡顯“金銀”成色

本報記者 吳云/文  周杰 吳國樂/圖

深秋的丁萬河畔,一幢幢新中式樓宇拔地而起,建設中的九里楚漢文創街區初具雛形,辛山公園、歐樂堡、龜山漢墓游客涌動。12.5公里的丁萬河,保障著市區防洪安全,灌溉著周邊數萬畝農田,又將鼓樓區一個個景區串珠成鏈,賦予其更多的靈氣和底蘊,也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國家水利風景區”“最美家鄉河”“江蘇省首批生態樣板”……從“龍須溝”蝶變為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美麗的丁萬河還有多少可能?

尋根溯源,守住碧水清流

10月的丁萬河,天高云淡,漫河碧透,保潔工人一大早就開始了打撈工作。小船推開波浪緩緩前行,碧水倒映著藍天白云,好一幅和諧的畫卷。

丁萬河建于1986年,流經鼓樓境內9.6公里,西起丁樓,與故黃河相通,東至萬寨港,與京杭大運河相連,丁萬河的名字由此而來。她既是故黃河重要的分洪道,保障著市區防洪安全,又從運河補水至市區段黃河、云龍湖、徐運新河等河湖,讓條條碧波奔流不息。

曾經,由于部分河道遭受沖刷淤塞,兩岸建筑擠占,布滿煤炭碼頭,丁萬河沿線變得臟、亂、差,被稱為“徐州龍須溝”。2012年,投資4.3億元的丁萬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讓一條“水清、岸綠、景美”的帶狀景觀河濱廊道驚艷亮相,一連串的贊譽紛至沓來。丁萬河重現瀲滟華容,見證了徐州由老工業基地向水生態文明城市轉變的歷程。

治水之路不是一蹴而就,更非一勞永逸。雖然丁萬河在整治中關閉、遷移了沿線小煤碼頭、養殖場和化工小企業,污水直排口全部消除,但偶爾還會出現錯接、私接的排污行為。

河道實行市場化保潔,要求保潔員每天通過微信平臺打卡,垃圾日產日清。鼓樓區農水局水政二科科長張成林每次在培訓中都會叮囑河道保潔員:“如果發現河水變成奶白色,就是出現了污水,一定要立即上報!”

去年夏天,鼓樓區農水局接報,天齊路涵洞正在往外冒污水。工作人員立即前往現場巡河檢查,但一時竟查不出源頭。

“污水溯源,需要順著管網一點點‘捋’。地下管網錯綜復雜,往往牽一發就動全身。”鼓樓區農水局副局長曹學兵告訴記者,他們隨后與生態環境、城管等部門聯手,利用機器人等專業設備鉆進涵洞里,順著管網一根根排查、追溯,排污水管發現一個堵一個,一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徹底截住污水源。原來是附近一個樓盤的開發商接錯了管道。

碧波蕩漾的丁萬河沿線,吸引眾多居民到河畔游玩、健身、垂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丁萬河勞務港斷面是省考斷面,市、區兩級每個月都會派第三方公司進行嚴格采樣檢測,檢測結果是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

有口皆查、有水皆測、有污必溯,守住了丁萬河碧水清流。

四治聯動,做實長效管護

作為丁萬河的一名河長,天齊社區黨委書記袁賀每天清晨都會沿著丁萬河畔從憲法廣場巡查1.5公里到勞務港,然后再巡完0.8公里的西月河,查看沿途有沒有“四亂(亂建、亂占、亂堆、亂采)”行為、兩岸8個雨水口有沒有偷排污水現象,密切觀察水位的變化。

按照規定,河長每周要巡河一次,發現異常及時上報,但袁賀已經習慣每天早上都步行巡查一遍。“我就住在丁萬河邊的萬科城,沿著丁萬河走到西月河,一路都是風景,而且四季風光迥異。巡河的時候經常不知不覺越走越遠。”

袁賀1983年出生于天齊村。袁賀小時候,丁萬河水清魚歡,他經常和小伙伴下河游泳、摸魚,村民就在河邊打井吃水,用這里的河水灌溉莊稼。

“上個世紀90年代起,丁萬河兩岸開始出現煤炭碼頭和小作坊,水質受到污染,慢慢成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橫流的‘龍須溝’。”袁賀家也曾在河邊承包了一個碼頭,直到2011年在丁萬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中關閉。

清淤貫通、沿岸增綠、生態修復,袁賀親眼見證了丁萬河的蝶變。更讓他欣慰的是,隨著居民和商戶素質的提高,整個2023年他負責的區域未發現一起排污,而且有村民主動種樹補綠,防止河堤水土流失。

像袁賀這樣的河長,鼓樓區有102個。“河長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責任制”。如何讓河長“有名又有實”?

徐州作為全國“河長制”的先行地區之一,在丁萬河率先建立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河長體系,重點實施河長主治、系統共治、聯席會治、依法嚴治“四治聯動”,認河、巡河、護河環環相扣,變集中式治理為常態化治理,實現“河長治”。鼓樓區則通過建立“河長制”統籌、市場化保潔、標準化管理、長效化監管等機制,編織起管、治、保一張網。

負責長效化監管的是區農水局4名工作人員,每日一遍風雨無阻,9.6公里的距離,重點路段都需要用雙腳丈量。去年10月,他們巡查發現平山路西側的丁萬河面泛起油污。經過排查發現,是附近一家餐館私接管道,導致污水流進了丁萬河,當即聯合執法部門進行了查處。

張成林每天帶著工作人員巡查全區河湖,僅一條丁萬河往往就要花一個上午的時間,但他把工作當成了樂趣,“就當看風景了!除了岸邊花紅柳綠,還經常看到野鴨在河里游泳,有時還能發現十幾斤的大鯉魚。巡河中遇到釣魚的市民,叮囑他們不要留下垃圾,大家也非常配合。美景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少,居民素質也越來越高,我們心情也變得越來越好。”

借綠生“金”,探索價值轉化

丁萬河北岸、歐樂堡海洋極地世界對面,一個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的城市全生活購物中心——九里楚漢文創街區正在拔地而起,整體工程計劃明年7月竣工,將填補北區“一刻鐘便民圈”的空白。

根據規劃方案,九里楚漢文創街區將在南側沿河設置條形綠化廊,與丁萬河綠化帶融為一體,并建設親水平臺、兒童樂園,塑造一個高品質社區型文化商業街,被鼓樓人稱為“水街”。

風光變現,山水生金。經過十多年的沉淀,這條綠色長廊逐漸顯出了“金銀”成色。除了正在建設中的九里楚漢文創街區,沿岸萬科城、鼓樓映樾、蘇寧悅城等小區成了推窗見綠的“河景房”,歐樂堡度假區、龜山景區更讓無數游客紛至沓來。今年“十一”期間,兩大景區分別接待游客7.8604萬、17.49萬人次,旅游收入分別為1256萬、307.49萬元,其中龜山景區接待人數同比增長32%,門票收入同比增長76.65%。

“水清了、岸綠了、景美了、人氣旺了,引來無數游客和投資商賈。丁萬河生態環境的優化,不但造福了兩岸百姓,更使得發展相對滯后的北部地區成為投資創業的沃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袁賀驕傲地說,他外出學習交流時,經常介紹自己的社區就在“最美家鄉河”丁萬河邊。

“健康活力跑 MEET新鼓樓”2024智跑大運河城市定向賽10月27日開跑,從丁萬河畔的歐樂堡海洋極地世界出發,途經龜山景區、丁萬河公園、辛山山體公園等一眾絕美景點,每一處都是風景,每一步都是享受,讓更多選手重新認識大美鼓樓,了解鼓樓從“治水”“護水”到“興水”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悠長的歷史敘事里,丁萬河充滿了傳奇色彩:下游“秦梁洪”,傳說為秦始皇“泗水撈鼎”之地;南側“九里山”,漢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上演“楚漢相爭”;北岸小龜山與北洞山,則是漢代楚國王陵的風水寶地。

在不久的將來,鼓樓區即將實施“四橫一縱”(“四橫”為故黃河、九里山、丁萬河和大運河,“一縱”指的是商貿)文商旅融合新路徑,促進消費提檔升級、產業互融共興,繼續講好丁萬河治水興水的故事,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多元實現路徑。

■記者手記

不斷描繪“碧水滔滔”新圖

水,孕育城市的生命,醞釀城市的靈氣,蘊藏城市的歷史,是城市的靈魂和命脈。

擁有大小河流24條,河道岸線全長96公里,主城區水域面積最大的鼓樓伴水而居,枕水而眠,也因水而美。

改善水環境是鼓樓人孜孜以求的目標。近年來,鼓樓不斷提升水質、編織水網、增加水量、打造水景,各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與生物多樣性恢復取得明顯成效。悅耳的鳥鳴訴說著自然和諧與生命繁榮的故事,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圖景隨處可見。涅槃重生的丁萬河成為城中一片生態綠洲、一條蜿蜒的綠絲帶。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載地,高下無所不至,萬物無所不潤。”破解治水之難就是解決生態環境之危,守護水安全就是守護人民的幸福生活。然而治水之路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面對未來,鼓樓仍將立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水資源、宜居水環境、健康水生態、持久水安全、先進水文化的更高需求,統籌推進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不斷描繪“碧水滔滔”的新圖景,擦亮人民群眾的生活底色。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