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正喜
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掘進機,切割頭截齒座和截齒的磨損速度快,嚴重影響掘進機切割效率。企業第一時間聯系市檢驗檢測中心。徐州市檢驗檢測中心快速響應,高效高質完成切割頭等關鍵零部件檢驗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及時指導企業改進生產工藝、破解產品缺陷,指導幫助企業改進技術工藝,進一步提升了切割頭產品質量。
今年以來,江蘇省徐州市大力開展工程機械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點線面提升,持續推進國家級工程機械質檢中心、省工程機械智能裝備制造產業計量中心、省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建設,不斷完善研發、檢測和服務產業鏈能力,有力促進了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
構建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
質量基礎設施被稱為“基礎之基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
9月底,由徐州市檢驗檢測中心籌建的江蘇省智能工程機械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順利通過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的現場驗收,成為全國首家智能工程機械領域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這一計量測試中心正式成立后,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作用,為徐州市及周邊地區的智能工程機械裝備產業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服務,解決產業中“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的計量測試難題,保障智能工程機械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助力徐州聚鏈成群,搶占產業新高地。
在工程機械領域,徐州市檢驗檢測中心還建有江蘇省工程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并正在籌建工程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該中心檢驗范圍覆蓋工程機械產品整機和專用關鍵零部件,能夠滿足徐州“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發展需求,滿足全省及周邊地區工程機械產品質量檢驗、技術服務和科研開發需求。
江蘇省特檢院徐州分院在“無損檢測”乃至焊接質量全過程控制方面實力雄厚,其“無損檢測”工作團隊除了可以嚴把工程機械生產制造關,特檢院工程師對市場已售出產品的關鍵焊縫、高強螺栓等也能夠進行全方位體檢。
為了促進區域檢驗檢測資源共享,更好服務產業發展,由徐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起,去年9月,淮海經濟區10城市成立了淮海經濟區檢驗檢測促進產業發展聯盟。集聚區域14個國家級檢驗檢測中心和29個省級檢驗檢測中心的檢驗檢測優勢資源,開展技術合作、技術服務,共同打造淮海經濟區檢驗檢測高質量一體化監管體系。
啟動新一輪標準提升行動
工程機械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過程中,徐州成立質量創新聯合體1個,建設產業質量提升培訓基地2個,解決51項關鍵質量難題,形成8大重點攻關項目。該項工作被列為省質量聯動提升試點并成功入選國家試點,工作作法被全國質量強鏈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現場展示。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徐州以徐工集團為龍頭,承擔了大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起草制訂工作。8月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徐州發布首批7項電動工程機械國家標準。其中,徐工集團牽頭起草了《土方機械 高原隧道用純電動液壓挖掘機》國家標準,并參與了其他6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術語、整機、能耗試驗方法、動力電池安全……這次新標準覆蓋到了產業鏈各大方面,有助于解決傳統內燃機工程機械能耗高、噪聲大、污染環境嚴重等突出問題,為規范產業轉型發展急需的技術要求,統一上下游技術規格,打通產業鏈發展的斷點和堵點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設備的選購和檢測給出了統一的技術依據和測試規范。
誰獲得了標準的制定權,實際上就掌握了話語權,從而成為領導者。除了參與制定全國首批7項電動工程機械國家標準,徐工正在牽頭制定挖掘機械、起重機械、路面機械等江蘇省重點產業鏈標準化工作行動計劃。一年來,全市工程機械行業已牽頭或參與制定工程機械產業鏈相關國家標準96項,行業標準36項,團體標準43項。
推動質量強企強鏈建設
質量是立業之本、強市之基、轉型之要。近年來,徐州持續深化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建設,在質量管理、質量服務、質量創新、品牌建設、標準引領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年初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重點開展了質量強企、質量強鏈等質量強市建設工作。質量強企方面,重點培育一批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更好發揮質量在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中的作用。質量強鏈方面,繼續深入推進質量強鏈重大標志性項目,更好發揮質量基礎設施在支撐產業強鏈中的作用。
為加快推進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整體質量提升,徐工與市檢驗檢測中心、省特檢院徐州分院戰略合作,開展籌建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關鍵焊縫探傷檢測等業務合作,與供應商共享資源,促進區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徐州還利用徐工工程中心、工程機械整機綜合試驗場及零部件試驗平臺等,服務中小型企業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自2018年以來已累計為產業鏈398家企業完成委托試驗1358項。
下一步,徐州將繼續完善適配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質量基礎設施,全力推進工程機械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全面實施標準穩鏈重大標志性項目,落實好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精準助力工程機械更新換代,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工程機械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