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十全街,全長2004米的街區“移步換景”。沿街店家結合自身特色裝扮的“美麗櫥窗”,蘇式韻味十足,讓人忍不住駐足停留。該街區自今年6月底開街以來,50多家商戶進行了店面自主更新,多家文化場所進駐,給街區帶來了濃厚文藝氣息。
其實,像蘇州十全街這樣的更新蝶變,在全省多地已逐步成為“落地開花”之勢。從近日召開的全省城市更新工作現場推進會獲悉,當前,我省城市更新行動已由起步探索轉向持續深入推進,各地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堅守本土特色,精細化推動更新“盆景”變“風景”,越來越多的老街巷變為新地標,成為人們領略城市魅力的一扇窗口。 據了解,在全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三批次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中,江蘇入選14條,超過全國總數的1/7,具有較大體量的發展空間。
實踐中,全省各地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在資源盤活上下足繡花功夫,積極改善人居環境、盡力保護文化遺產、全面拓展空間資源,大力推動城市向“新”生長。南京全覆蓋實施更新行動,制定出臺了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排定地下管網改造、市政基礎設施補短、老舊片區更新等4大類、20項任務、204項工程;鹽城則圍繞市區41個更新片區,全面摸排調查低效閑置資產,融入更新片區統籌盤活,助力城市更新提質增效。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城市更新涉及面廣、系統性強、社會關注度高,要推動更多更新“盆景”變“風景”,構建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還面臨不少新挑戰,仍需在方式方法、資金籌措、政策機制等方面,堅持多主體參與、多元化投入、多渠道融資,重點在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停車難等問題上想點子、使實勁,全力推進城市更新項目,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促進經濟發展,多管齊下破解城市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推動城市更新更具內生造血能力。
城市更新絕不是簡單的“穿新衣、戴新帽”,需要通過系統性改造,逐步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實踐中,各地應瞄準城市高質量發展目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群眾所思所盼所想,持續在盤活存量、創造內需、吸引流量上下足真功夫,全力挖掘各地的歷史資源,不僅要提升環境品質,還應將文化元素融入更新改造之中,讓更新有溫度、城市有質感,全力以赴推動城市面貌蝶變煥新。(江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