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外賣大叔”梁慎瑞在送餐途中聆聽南大教授講解《紅樓夢》的場景,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也引發了社會對新就業群體精神需求的關注。這一場景不僅展現了個人對知識的渴望,更是對城市新就業群體文化生活狀況的深刻反映。
外賣騎手作為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務。然而,在他們爭分奪秒“趕路”的工作中,精神世界往往被忽視。許多外賣騎手因工作時間長、碎片化,休閑時間大多被單一娛樂方式占據,導致精神生活相對匱乏。
但梁慎瑞的故事并非孤例,許多外賣騎手懷揣對知識的渴望,在忙碌之余不忘充實自己。這不僅是對自我提升的追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深知,單純依靠體力勞動難以獲得長遠發展,渴望學習新技能,為未來的職業轉型做準備。
全國總工會數據顯示,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8400萬人,其中外賣騎手占1300萬人。這一群體通過辛勤勞動,不僅滿足了百姓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也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更拓寬了勞動者的職業選擇,為實現共同富裕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保護他們的權益,提升就業技能,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愛護、尊重他們的氛圍,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一份責任。
為此,不妨做一些嘗試,為外賣騎手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文化服務,從提供一份學習資料、組織一次文化活動、建設一處讀書場所做起,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為城市“趕路人”的精神世界“加餐”,讓他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在文化的滋養下成長。如此,我們的城市將更加和諧包容,文明之花將綻放得更加絢爛。
(胡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