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常州:向“新”而行、奮力圖強,演繹城市能級提質煥新“破壁之路”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提出“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的殷切期望。

10年來,常州牢記囑托,踔厲奮發,以先行者的擔當,劍指產業,向“新”而行,奮力圖強,乘勢而上拼經濟。從2022年工業開票銷售首破2萬億元,到2023年實現GDP突破萬億大關的歷史性跨越,并一舉躍升為“中國新能源之都”,常州,演繹出新時代城市能級提質煥新的破壁之路。

向“新”,十年磨一劍

歷史的脈絡與時間的年輪,濃縮出一個接續奮斗的時代輪廓——

今年10月14日,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在常州基地下線,成為中國首家達成百萬輛里程碑的新勢力車企。

回想2018年,創始人李想帶著幾十頁PPT來到常州,為自己的創業公司“車和家”尋找生產基地。感動于常州完善的配套和政府對產業的遠見,李想果斷落子武進區。從第1輛車到第100萬輛車,歷時58個月。

2019年,比亞迪到常州新北區設廠;2022年1月,第一輛“常州產”比亞迪車正式下線。北有“夢想”、南有“理想”,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自此成形。



理想、比亞迪的故事,是常州奮勇走出一條新能源產業發展之路的縮影。

回首過去,產業向“新”,難;蓄能成勢,更是千難萬難。但對常州來說,始終只有兩個字:堅持。以持之以恒的苦干實干發展新能源產業,千難萬難就會不再難。

在別人發展產業,項目招引“挖到籃里都是菜”的年代,常州盯準新能源產業鏈布局。有鏈強鏈,缺鏈補鏈;沒有鏈,認準了造一條鏈出來。產業向“新”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敢想敢闖、不等不靠的生動故事。

2016年,寧德時代落子溧陽,成立江蘇時代,這是寧德時代在常州100%控股的子公司,先后帶動了60家鏈上企業集聚溧陽。迄今,寧德時代已在溧陽投資了五期項目,投資總量超400億元。江蘇時代成為全球鋰電行業僅有的3座“燈塔工廠”之一,也是常州首家世界級“燈塔工廠”。



2018年,脫胎于長城控股的蜂巢能源創立。盡管當時其還未實現產業化,僅有動力電池研究中心,但常州堅定“押寶”蜂巢能源,并拿出最大誠意:兩個半月的時間里,就為蜂巢能源快速“量身定制”了700多畝土地。蜂巢能源也不負期許,憑借技術突破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僅用6年時間,就成為江蘇最大的獨角獸企業。

同樣落戶溧陽的中國科學院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來,多位院士和研究員領銜的研發制造團隊發力科技成果轉化和前沿技術研發,令常州成為長三角儲能及相關產業領域的創新高地。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必見不凡。

十年,磨成一劍。常州成為全國在新能源領域唯一構建起“發儲送用網”產業閉環的城市,新能源產業厚度倍增——

2023年,常州新能源產業產值超7680億元;新能源整車產量67.8萬輛,占全省65%、占全國7%;全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中,每10輛就有1輛是“常州造”;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居全國第一。

常州城市能級提質煥新。2023年,全市新能源產業落戶項目319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占比71%,其中百億元項目5個;綠色低碳成為城市新潮流,光儲充一體化、超充站、新型智能微電網示范應用場景等競相涌現。

向“質”,增添新動能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

新能源產業產品更新快、技術迭代快,作為新風口,群城逐鹿,競爭激烈。領風氣之先的常州,如何鍛造出新質常州?常州以實踐作答:搶占產業創新高地,要素資源、政策向創新聚攏,政府和企業“雙向奔赴”。

從2009年國家啟動“十城千輛”工程、常州同步出臺包括新能源光伏產業在內的“振興五大產業行動計劃”起,《工業經濟三位一體轉型戰略》《常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意見》等產業政策相繼出臺,彰顯常州向“新”向“質”的鏗鏘步伐。



瞄準產業“微笑曲線”兩端,常州加碼制造軟實力,中汽研、南德、UL常州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等平臺相繼落地,為常州乃至整個華東地區的汽車產業試驗測試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持續升級創新鏈,常州新能源頭部企業創建省級、國家級創新平臺;常州科教城、中以常州創新園、智能制造龍城實驗室、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高能級發展,形成“一核一園兩室三中心”創新矩陣,加固常州在新能源行業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實力。



事實上,在新質生產力尚未被重視之前,常州傳統產業就以技術創新賦能,加裝“數字引擎”,走在了新質生產力的新路上。

東方潤安集團持續進行技術改造,優結構、調品種,上馬國際領先的智能化生產裝備,解決“卡脖子”的高端特鋼材料難題,成為新技術為常州傳統產業增添新動能的生動寫照。

常州寶捷沖片公司模擬仿真設備運行和人機協作,進行精益化生產與管理優化,持續推進“智改數轉網聯”,企業變得更年輕、更強大,還示范帶動了園區其他傳統制造企業煥新。

如果把傳統產業煥新比作常州的基本盤,那新興產業就是增長極。常州以“新”促興,向高攀升,大力推進“人工智能+智能駕駛”、車用芯片、化合物半導體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和結群聚集,實現產業與科技的互促雙強。

向“前”,未來更可期

充滿希望的故事,永遠值得期待。

2025年,常州要向“新能源產業規模、新能源常州板塊市值”兩個萬億沖刺。攀登新高峰,勢必要望向更新的遠方。

以未來產業開創產業未來,常州加快構建具有常州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繼續“走在前、做示范”。

低空經濟新賽道上,無人機產業占據主導地位。早在2015年,常州地區首個通用機場——天目湖通用機場獲批在溧陽別橋建設時,別橋鎮就超前規劃啟動了溧陽無人機產業園建設與無人機特色小鎮創建,配備了無人機試飛跑道,獲批全國唯一真高500米、半徑3公里的無人機訓練空域。



作為國內領先的省級無人機特色小鎮,面對低空經濟的新風口,溧陽已在謀劃無人機小鎮的制勝新策。

透過無人機小鎮的全新謀劃,不難發現,常州在未來產業這一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上,瞄向了更多前沿領域布局。

合成生物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常州“新”之所向,全速搶占新風口,加快培育合成生物產業。金壇合成生物產業園、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西太湖合成生物創新產業園提前落子,形成合成生物“一城三園”格局;今年3月,全國首個合成生物標準委員會落地常州。以此為牽引,常州加碼發力,在全省第一個以市委、市政府名義發布促進合成生物產業發展專項政策措施,進行前瞻布局、科學規劃、系統推進。截至目前,常州合成生物產業擁有創健醫療、藥物研究所等35家企業,南京師范大學常州合成生物學產業研究院、華大工程生物學長蕩湖研究所等合成生物創新平臺6家。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正在為新質常州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武進區工業協作機器人等9個集群入圍江蘇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溧陽市動力電池產業集群、新北區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產業集群、金壇區能源電子產業集群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常州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也已初步形成生物制藥、高端醫療器械、“智慧健康+養老”三大特色板塊,全國超過60%的吻合器生產企業集中于常州。

以新型碳材料、機器人等國家和省級產業集群為依托,常州正著力新型碳材料集群培育提升行動和機器人產業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

“一鏈一策”,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1028”產業體系。截至目前,常州已出臺了汽車零部件、化合物半導體、機器人、人工智能等七條產業鏈行動方案。

昨天的憧憬,已成今天的模樣;今天的藍圖,正把常州帶入明天更為宏闊的發展格局。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記者 孫東青 于董艷 通訊員 常工信)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