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將于12月20日至22日在南京舉辦。主題大會上,將重磅發布并解讀“國家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計劃”等最新國家層面戰略布局與成果,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并完善智能制造全生態鏈。
智能工廠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方向,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為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南京積極推進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工作,越來越多的南京企業“奔赴”智能工廠建設“主戰場”。
數字領航“國家隊員”,推廣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工廠可以打破傳統像生產普通消費品一樣生產鋼鐵工業產品,有效滿足客戶各類需求,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對鋼鐵企業來說,個性化定制與規模化生產是相互矛盾的一對,但在南鋼JIT+C2M智能工廠卻能“和諧共生”。
“‘JIT+C2M’是指準時制交付和從終端消費者到生產者的暢通,高度集成化和數字化使得工廠能把鋼鐵產品從按噸銷售的傳統模式做成按件銷售的‘零售’。”南鋼JIT+C2M智能工廠管理室主任李小亮介紹,目前工廠的數字產線有2400多種成熟圖紙,可根據訂單要求即時調整生產線參數,快速換型,滿足大規模定制化需求。
南鋼智慧運營中心。
近年來,南鋼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在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賦能下,鋼鐵制造插上數字化“翅膀”。2020年建成投產的南鋼JIT+C2M智能工廠,憑借高效率產業鏈協同,實現鋼鐵制造智能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在南鋼智慧運營中心,從實體車間到“數字工廠”,“一鍵煉鋼”變成現實。數字大屏上,原料進廠、生產管控、設備運行、能源環境、運輸物流等上百個關鍵數據閃爍跳動,清晰呈現生產運營的各環節。得益于數字化賦能,南鋼實現加工成本下降20%、噸鋼質量成本下降10%、噸鋼能源綜合成本降低2%,產品成材率提升2%。
數智化正在重塑鋼鐵全流程制造新場景,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22年,南鋼集團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數字領航”企業。
南鋼相關負責人介紹,基于數字化平臺,南鋼在產業鏈實現與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深度合作,并將自身數字化能力對外輸出,形成智能制造、產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集群,已服務22個行業的超2萬家企業客戶。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58家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全省共8家,其中南京入選2家,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另一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深耕離散型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成功打造“睿知”自主工業軟件品牌,提供以工業軟件為核心軟硬一體的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積極賦能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目前已服務航空、航天、電子、兵器等15個行業的1000余家企業,推動行業數字化水平高質量提升。
“國家級”示范工廠,放大智能化改造標桿效應
走進揚子石化生產區,一條條管道如巨龍一般架設在空中管廊架上,它們是企業物料輸送的“大動脈”。
“因管道長、線路復雜、高空作業等,曾經長約1600米的管廊巡檢是個難題。但現在一臺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就輕松解決了難題,它能24小時不間斷自動巡檢,操作人員只需坐在中控室內電腦前,就可以查看巡檢情況。”揚子石化IT專家曹衛鋒介紹。
結合不同裝置和區域特點,揚子石化還先后引進智能防爆機器人、常規巡檢機器人及氣體檢測云臺設備、裝置巡檢手持設備等,構建起“地空聯動”巡檢體系,提高生產現場安全感知及預測能力。今年以來,借助部署在烯烴廠乙烯球罐區、煉油廠常減壓裝置區的防爆機器人,及時發現并處置了多個安全隱患。
在全公司智慧化安環系統全覆蓋的同時,大批機器人應用到生產一線。曹衛鋒介紹,例如智能巡檢機器人,搭載高清攝像頭和紅外成像儀對現場圖像數據實時采集,并將采集到的視頻數據上傳至監管平臺統一存儲、AI分析,目前已應用至烯烴廠、煉油廠、芳烴廠等單位。
生產車間中,安全生產、人員配備等全生命周期數據,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至“數據駕駛艙”,協助工位長掌握產線制造進度、協調生產;生產線上,工人下達指令后,智能物流車會在余料告罄前將物料及時送達;列車車廂總裝完畢時,只要操控遙控器,車輛倒運就從“人推車走”變成“車跟人跑”……
在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基于工業互聯網對設計工藝等環節進行全過程數字化改造,實現智能化生產與數字化管控。
中車浦鎮列車生產忙
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自動化設備和人工智能算法,智能工廠不僅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和數字化,還顯著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市場響應速度。目前,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已實現所有產線平均生產效率提升7.7%,組裝、裝配作業單車生產效率提升40%,數控中心自動化覆蓋率達到93%。
智能工廠,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里程碑,正逐步成為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力。
近年來,南京錨定產業強市目標,聚焦“4266”產業體系,積極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賦能傳統制造業,堅持放大智能化改造標桿示范效應,不斷提升數字化轉型發展水平,梯度培育智能工廠取得顯著成效。
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名單中,我市揚子石化、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入選,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已培育7家,數量全省排名第一。此外,我市還有71家企業入選省級智能制造工廠(含5G工廠、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
“國字號”試點,探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南京經驗”
“該系統主要應用于工業設備智能運維領域,相當于是一位懂工業場景的全能‘AI老師傅’,通過大模型、知識圖譜等技術構建設備運維專屬大模型,幫助工業企業更準確地預警設備故障、自動生成設備檢修方案、精準推送設備運維策略,從而降低設備使用成本,提升企業生產效率與安全性。”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胡杰英介紹。
胡杰英所說的“基于大模型的工業設備智能運維系統應用”,入圍工信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入選案例公示名單。目前,該系統已經在電力、煤炭、鋼鐵、化工等行業廣泛應用。
作為國內較早一批投身工業數智化轉型的企業,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朗坤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續三年登榜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入工業設備超250萬臺/套,服務企業超4.5萬家,連接開發者超1.4萬名,匯聚工業模型3400余個、工業App1100余個,賦能1000多家大型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核心支撐,在智能工廠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南京已打造省級以上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37個,包括國家級“雙跨”平臺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9個等。
“南京依托已初步形成的結構合理、類型完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深度賦能全市鋼鐵、石化、電子、軌道交通、能源等十多個行業,加快推動制造業數智化步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
當5G與工業互聯網相遇,創新發展進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24家具備10個以上“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的工廠,7家工廠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不久前,南京成功入選工信部2024年“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名單。
智能工廠建設極其復雜,不少中小企業面臨“缺資金、缺人員、缺方案”等問題。
急企業之所急,“醫生”免費診斷。2022年以來,南京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診斷工程,為規上工業企業提供“智改數轉網聯”免費診斷服務,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計免費診斷服務450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免費診斷廣泛覆蓋。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免費診斷廣泛覆蓋為基礎,引導企業積極采納診斷報告建議,以診促轉爭創省級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和星級上云企業等示范標桿。
智能工廠梯度培育成效顯著,我市成功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本次試點,我市將選取智能電網、集成電路和智能制造裝備等3個行業作為試點細分行業,探索形成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南京經驗”,包括推動“鏈式”轉型,促進鏈主企業加強轉型能力輸出與業務協同,引領帶動鏈上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集群整體數字化轉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