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至2025年底,建立高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將先進制造企業急需緊缺人才納入人才政策支持范圍……12月19日,江蘇省人社廳、省工信廳下發《關于實施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過15條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深化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和人才鏈融合,破解行業結構性矛盾,拓寬職業發展空間,推動高質量發展與高質量就業同步。
做好企業用工保障
發展先進制造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就業擴容提質的重要渠道。《通知》明確,江蘇將全力做好先進制造業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建立本地區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及需求清冊。加強人社服務專員與包掛企業的溝通聯系,定期了解企業用工變化、招聘需求和困難問題,主動宣介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支持、勞動關系等政策服務舉措,確保重點企業全覆蓋。將先進制造業企業納入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范圍,及時提供“一對一”和“點對點”的勞動用工咨詢、招聘信息發布、用工指導、直播帶崗等服務。
密集開展專場和校園招聘,充分發揮全省零工市場(驛站)的服務點位優勢,為先進制造業企業季節性、周期性、訂單化用工提供人力資源儲備。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面向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在先進制造業企業集中的園區設立就業服務站點。
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至2025年底。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參保先進制造業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降低先進制造業企業用工成本。
提升青年群體就業吸引力
重點聚焦全省“1650”產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筑峰強鏈”企業培育支持計劃、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壯大一批優質企業群體,更好支撐產業鏈供應鏈整體躍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增強就業吸納能力。全年建成經濟規模較大、發展前景好、提供崗位優的見習單位不少于200家,持續壯大先進制造企業規模,通過挖掘優質崗位、落實見習政策、提供見習補貼保障、優化見習全過程管理等,有針對性地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引導到制造產業鏈崗位。
開展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百日千萬招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校園、校企供需對接、“青春啟航 逐夢江蘇”“優企進校、招才引智”等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系列活動,拓展多元化就業服務,推動更多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新質生產力,讓青年群體融入制造業產業發展大局。
擴大技術技能人才供給
遴選建設一批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形成規模示范效應,大力開展制造業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聚焦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需求,精準制定發布全省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職業(工種)目錄、緊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訓職業(工種)目錄,提高培訓補貼標準,撬動社會資源不斷加大制造業技能培訓供給力度。
建立高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產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可以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破除職稱評價“四唯”傾向,推進職稱評價代表性成果制度,發明專利、成果轉化、標準制定等均可作為業績成果參加職稱申報評審。分步驟向產業龍頭企業和鏈主企業下放高、中級職稱評審自主權。
引導先進制造業企業建立體現技術技能人才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強化技術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吸引更多勞動者到先進制造業就業創業。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將先進制造業企業急需緊缺人才納入人才引進目錄、人才政策支持范圍。組織實施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培育支持一批創新企業家、先進制造技術人才和先進基礎工藝人才。
此外,人社部門還將通過加強用工指導和服務,暢通企業和員工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督促企業依法規范用工,持續推動先進制造業等企業改善用工條件,營造良好的就業氛圍。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黃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