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市場之基,是投資價值的源泉。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已成為考量一個地區經濟活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尺。2024年,位于常州武進區的華陽智能、中瑞股份成功上市,意味著資本市場武進板塊進入“50”時代。
時間回到20年前。2005年8月9日,“瑞聲科技”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0年5月2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來自武進的“常發股份”登上資本市場的舞臺,武進實現了境內A股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20年,從0到50,武進何以快速駛入資本市場的“快車道”,成為資本市場的“弄潮兒”。
工業基礎濃厚 科創氛圍濃郁
2024年10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打樁船油缸在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下線,以內徑尺寸、行程長度之和達到22.6米,創吉尼斯世界紀錄,不僅標志著我國在重型液壓設備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向世界展示了武進在大型海工特種裝備制造領域的強大技術創新實力。
恒立液壓是國內高端液壓件領域的代表企業,公司以其強有力的科技研發能力,支撐起強大的競爭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攻堅核心技術,打破高端裝備制造的‘卡脖子’難題,恒立液壓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共11家單位開展大型打樁船主油缸專項攻關。”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金辰介紹,恒立液壓目前在全球建有11個制造基地、7個研發中心。
武進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武進板塊異軍突起,得益于武進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實體經濟。目前,累計有50家企業從武進(含常州經開區)開啟上市之旅,實現滬深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及境外上市全覆蓋。百萬人口擁有上市公司數、千億元GDP擁有上市公司數,均居全省縣區前列。
如今,以“專精特新”為特征的科創企業,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也是武進逐浪資本市場的發力點。武進搶抓資本市場改革機遇,多措并舉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2024年,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3家,均為全市第一,總量占全市比重均超1/3。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83家企業申報和入選2024年度常州市龍騰計劃后備企業名單庫。
引金融“活水” 解企業之“渴”
上市之路并非坦途,背后離不開“有形之手”的開路搭橋。特別是民營企業要長成“參天大樹”,除了公司自身不斷“茁壯成長”,還需要優質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雨露”。為此,武進不斷嘗試新思路、拓展新作為,全力推動產業與金融雙向奔赴、相互賦能。
2022年,為持續優化全區營商環境,加快企業股改上市步伐,推動資本市場“武進板塊”擴容提質,區委、區政府在區第五次優化營商環境會議上提出,要在全區上市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區企業上市推進服務專班,堅持“1+1+X”原則,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辦法,確保企業按照計劃進度順利上市。
專班成立后,各鎮(開發區)和有關部門積極響應,圍繞專班工作重點和工作機制,迅速開展有關工作,各屬地服務專員定期對轄內企業進行摸排、梳理、走訪,為企業答疑解惑、排憂解難。
為搶抓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歷史機遇,引導武進區企業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在更大的空間整合資源、鏈接耦合,匯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武進區特邀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的專家解讀全面注冊制下各交易所板塊上市政策,為武進區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特點,結合各板塊定位提供詳細對照和參考。
同時,武進區還主動向有關企業宣傳股改上市、融資、人才等扶持政策,及時幫助后備企業協調土地、房產等問題,做到宣傳全覆蓋、信息全覆蓋、服務全覆蓋,增強企業股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武進區更多企業早日登陸資本市場,讓更多今天的“潛力股”成為明天的“白馬股”。
優化營商環境 強化高質量發展
2024年10月14日,一輛銀色L9在位于武進國家高新區的理想汽車常州智能制造基地下線,一座新的里程碑在武進解鎖——理想汽車成為中國首個達成百萬輛紀錄的新勢力車企,歷時58個月,創造中國豪華品牌最快達成百萬輛紀錄。
40秒,是一輛新能源汽車在武進的制造速度。在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驅動下,理想汽車實現上市即上量、上量即高質量。截至2024年10月,理想L9、理想L7累計交付均突破20萬輛,理想L8累計交付突破15萬輛,2024年4月發布的理想L6,僅用5個月累計交付突破10萬輛。
“武進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理想汽車一步步地發展,從第1輛車到第100萬輛車,都是帶著‘武進溫度’開往全國。”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將繼續聚焦用戶價值和經營效率,通過在電動化和人工智能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擁抱智能電動車時代的技術變革,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讓更多家庭可以放心選擇理想汽車的產品。
優質的營商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平等獲得生產要素和資源,以最低的成本獲得廣闊的發展機遇,從而茁壯成長。
近年來,武進以改革破題,實現“政府視角”向“企業視角”“群眾視角”的轉變,將政務服務重心從政府部門“供給側”轉向企業和群眾“需求側”,推動一攬子惠民利企政策措施落地落實,激發經濟活力,打造增長新引擎。截至2024年年底,武進區經營主體總量217521戶,較2023年同期增長3.1%。
(宋祎凡)
來源:今日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