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民生“愿景”繪成幸福“實景”,江蘇無錫交出“百姓富”幸福答卷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強富美高”新無錫現代化建設中,“百姓富”答卷始終受到關注。

  踐行囑托十年間,無錫錨定“百姓富”,持續發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擦亮幸福底色。與之相關的數據拉起“上揚線”:無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從2014年的3.65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6.90萬元,增幅達89%;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2015年的25954元躍升至2023年的44450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5年的2847.6億元增至2023年的3567.55億元。

  數字展現力度,而城鄉間百姓富的“具象化”中,不僅有錢袋與收成,亦有溫暖與美好:熱度有之——田間地頭、寫字樓里的熱火朝天,線上、線下消費市場的熱絡互動;暖度有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煥然一新,惠老助餐點、小游園里的會心一笑;貼近度有之——衣食住行的迭代升級、醫療教育的提質擴容等等。物阜民豐、萬家燈火之中,一項項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這座城市的“百姓富”答卷生動鮮活。

  奔“富”——百姓收成越來越好

  每近年底,都是盤點一年收成的時候。

  在鄉間養殖地,年度賬本已算了起來。“今年螃蟹都是論只賣,每只售價從30元到150元不等。母蟹只重最高達8兩、公蟹只重最高達9兩,全年預計畝產值能達到百萬元。”日前,玉祁玉爪蟹養殖基地蟹農劉年青喜滋滋盤點一年的收獲。

  在城中寫字樓,創業的腳步快起來。隨著鼠標輕點,看著“邁程生涯”公眾號上線,無錫邁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吳晶回想起去年年初剛創業之時。這位雙學位碩士、2021年“無錫太湖人才計劃”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對職業咨詢行業擁有濃厚興趣,“多虧廣益街道金和社區‘宅創業’平臺的支持,有了免費提供的創業場地,我才鼓起勇氣辭掉高薪工作,毅然開始創業。”吳晶說,社區還匹配了“創業導師”,幫著熬過“陣痛期”,如今公司已全面步入正軌。

  在社區,踏實的就業之路在晨光中鋪起來。每天早上8點,39歲的李璐迎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段。在此之前,她早早起床,做好全家人的早飯,再將兩個孩子送到學校,接下來她要去對面小區為一對空巢老人做家政服務。李璐是清名橋街道古運苑社區的居民,5年前辭職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去年9月,社區工作人員了解需求后,通過社區里的“春蠶·時光里”就業服務站幫其順利上崗。“一般上午忙完工作,下午就可以自由支配時間,每月工資3000多元,照顧家庭的同時又增加了收入。”李璐非常珍惜這份對她來說充滿“性價比”的工作。

  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職業,但都用自己的雙手收獲成果。采訪中,他們不約而同輸出著獲得感:在這里,“有奔頭”“干得挺開心”“會越來越好”。就業是民生之本,經濟發展夯實居民收入增長的底氣,而城市的政策迭代、施策優化則為人們的就業創業之路提供保障。無錫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來,無錫不斷完善就業政策、優化服務舉措,特別是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和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力度,2015年至2024年11月,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3.76萬人,累計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76.45萬人,截至去年11月,全市就業總量達313.64萬人。同時,為“追夢人”持續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近年來無錫持續加大創業支持力度,積極舉辦“創響無錫”創業創新大賽,舉辦各類創業沙龍、政策宣講和投融資對接等活動,有效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僅2024年就發放創業類補貼1958.8萬元,投放富民創業擔保貸款1914筆共3.9億元,累計支持成功創業1.67萬人。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至去年11月底,無錫已扶持218972人成功創業。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居民收入來源更加多樣、增收途徑更加多元。數據更為直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上揚,從2014年的3.65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6.90萬元,增幅達89%。其中,在2018年、2021年先后突破5萬元、6萬元。無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1731元提高到7664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2266元提高到44617元。十年間,城鄉居民收入比從1.87:1降至1.72∶1。

  享“福”——美好觸及新的層次

  每一個家門口的變化,都可能直接關聯幸福體驗感。

  在星巴克點一杯咖啡,再到電競俱樂部玩一把或是去中影時代影城看一部剛上映的大片。如今,這樣的休閑方式成為家住馬山街道峰影苑的小劉周末日常,“過去要去市區過把癮,現在新開的馬山太湖里睦鄰中心就可以搞定!”

  和小劉一樣,越來越多的小鎮居民突然發現,很多曾以為是“大城市標配”的消費品牌,悄然落地家門口,比如全國首家京東奧萊線下店落地江陰、無錫第二家山姆會員店選址惠山經開區、鴻山街道開出了首家商業綜合體美華里·吳越水街等等。此間變化讓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寫下了:無錫鄉鎮商業已是next level。

  不止消費邁向新的層次。民生服務越來越靠近身邊、民生改善越來越可感可觸,背后是一座城市錨定“百姓富”、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努力。

  更舒適的居住條件,助力安居宜居。小婁巷橫街上,停車位梳理一新、園林小景呈屏風式,“精微繡”式的改造讓此地煥發“年輕態”;錦明南苑、春潮花園、盛巷花苑等加裝電梯駛入“快車道”,“一鍵直達”幸福感讓居民喜上眉梢。“近年來,無錫市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住宅以舊換新、高品質住區建設等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在城市更新中改善城鄉居住環境,提升群眾獲得感,激活城市文化,釋放發展潛力,不斷繪就美麗無錫新圖景。”無錫市住建局負責人表示。

  更便捷的城市交通,破解出行難題。去年1月31日,無錫首條市域軌交S1線正式開通運營,萬千市民搭乘S1線感受市域線的便捷;2月3日,西起蠡湖大道、東至長江南路,全長10.2公里的快速中環高浪路通車;8月,無錫至江陰首條高架快速通道通車;年內,穿湖擁抱宜興,宜馬快速通道將竣工通車……城市道路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拉升城市能級,百姓“家門口”的道路越修越寬、越來越美,出行環境為幸福加碼。

  更優化的醫療布局,完善就醫體驗。近年來,無錫的醫療資源布局持續優化,眾多醫院新建或擴建項目落地,有效疏解就醫壓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提檔升級工作全面推進,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基本醫療服務;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常態化開展,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國內頂尖專家會診。

  衣食住行的體驗感不斷攀升,便捷的服務網絡刷新著“家門口”的幸福指數。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打造豐富、多元的下沉式消費場景,成為無錫積極推動的一項民生工程。2024年無錫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明確,培育基礎型以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15個。手機點單后,生鮮果蔬、餐食外賣即刻到家;下樓15分鐘就可到達便利店、健身娛樂場所、美容美發店等;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健康管理、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上門養老服務……步行15分鐘內解決吃喝玩樂購正變得越來越尋常。

  托“扶”——一起兜住“穩穩的幸福”

  在無錫,每年都會推出為民辦實事項目,近年來還推進了“微幸福工程”“民聲留言板”等,解決好百姓的身邊事、關切事、難辦事,托舉起千家萬戶“穩穩的幸福”。

  “一老一小”是關注與呵護的重點。無錫以“錫心醫養”社區居家“332”服務行動為抓手,居家養老援助服務從2014年“2萬戶以上老年人家庭”的目標發展到如今“惠及28萬老年人、服務覆蓋率超18%”;累計建成區域性助餐中心157家,社區(村)助餐服務設施689處;累計建成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65家,街鎮覆蓋率達80%。

  對孩子的關注中,教育是最突出章節之一。東林中學勞動教育專職教師張鋒最近在教初一學生做特色米飯。他感慨:“有充足的專用教室讓學生學習烹飪、金工、木工等技能,教育資源供給和十年前相比有了質的飛躍。”近幾年來,全市新建中小學、幼兒園等各類學校100多所,確保辦一所優一所,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好學;多點布局優質高中資源,預計到2027年全市普通高中錄取比例達70%。

  兜住“穩穩的幸福”,更需要注重扶弱濟困。“有了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政策,以后我兒子每個月可以多拿約100元養老金。”家住惠山區的錢阿姨說,兒子是二級殘疾,由于身體原因無法正常上班。2022年無錫出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政策之后,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錢阿姨的兒子也享受到了集體補助。據悉,無錫把握在全省率先開展試點的契機,推動有條件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立集體補助機制,提高參保繳費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6家集體經濟組織完成集體補助備案,惠及參保群眾6萬余人,涉及金額500余萬元。

  社會救助模式正不斷升級。據悉,無錫專為低收入人口設計的“3610行動”全面實施兜底保障、醫療救助、圓夢助學、溫暖安居、就業促進等10項工程。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十年間連續提高,2024年已提標至月人均1115元。而在極寒酷暑天氣,不僅在全市開放避寒避暑場所,保障對象家庭還會獲得一次性100千瓦時電量的電費補貼。

  一座城市的暖意與溫度,于細微之處亦可感可觸。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