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彭家一見習記者吳雨珅
近年來,江蘇省徐州市積極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均衡布局多個口袋公園、社區公園,以打造便捷舒適的“10分鐘公園綠地服務圈”為目標,讓市民能夠在短距離內享受到休閑空間。據統計,徐州目前已建成口袋公園234個,其中2024年新建19個。
“微山湖哎卷起春潮,朵朵浪花在把英雄找……”一陣悠揚的歌聲在老龍潭口袋公園里回蕩,冬天徐州的早晨,空氣中彌漫著薄薄的晨霧,雖然天氣寒冷,但公園里熱鬧非凡。
公園入口處,一群神采奕奕的老年人圍成一圈,正在唱著民歌《微山湖》,寒意已被這歌聲驅散。
“以前這里是一塊荒地,住在附近都沒什么遛彎休閑的好去處。”今年70歲的張玉體是附近小區的居民,他告訴記者,自從2022年老龍潭口袋公園完成改造后,給他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這里不僅是日常休閑的場所,也是我們這群老年人的社交平臺,在這里,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張玉體興高采烈地說,“我和鄰居們一起組織了一個老年合唱團,平時沒事就聚在公園里唱唱歌,現在已經有上百名退休老人加入我們的合唱團了。”
坐落于璟悅小區西墻外的老龍潭口袋公園,與南面的房亭河北岸相接,占地面積達9600平方米。這片區域曾是一片荒地,經過改造后,共栽植女貞、銀杏等喬灌木300余株,模紋地被7000余平方米,鋪設廣場園路2063平方米,安裝雕塑3處。園內還有兩處爬滿植物的廊道,陽光從空隙處灑下,顯得寧靜而美好。
優美的公園景色串聯起休憩互動的空間功能,給附近居民營造了一個休閑娛樂好去處。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上午9時30分,伴隨著老年合唱團的歌聲,另一隊大爺大媽排起隊來,跟隨著領操員的口號做起了穴位拍打操,這是他們每天的熱身項目。
“這個公園風景宜人,空氣清新,而且離家很近,非常方便。我們每天早上都來這里做穴位拍打操、跳廣場舞。”今年61歲的楊建玲不僅是這群老年人的領操員,更是領舞員。
在充分熱身后,楊建玲身邊的音響里播放起一陣激情的音樂,大家伴隨著音樂的節奏,共同跳起了廣場舞。
“這個公園太好了,給我們老年人提供了一塊可以鍛煉跳舞、盡情享受生活的地方。”楊建玲感慨道,她年輕時就愛熱鬧,“有一塊地方能和朋友們一起鍛煉,比悶在家里強。”
臨近中午,楊建玲和朋友們告別,各自回家吃飯休息。但口袋公園一天的熱鬧,才剛剛開始。
“喂,王姐,來公園拉呱!”午飯后,67歲的陳保琴總是喜歡和幾位老友坐在老龍潭口袋公園的廊道里閑聊,“吃完飯后,和老朋友們來公園里散步消食,拉拉呱、曬曬太陽,感覺整個人都舒暢了許多。”陳保琴笑著說,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幸福。
城市居民的晚年生活,正是徐州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在徐州的每一個口袋公園里,類似的故事不斷上演,它們不僅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也給市民帶來了真切的幸福感。
隨著口袋公園的增多,其設計理念也在悄然“迭代”,越來越多的口袋公園向適老、兒童友好、健身休閑等功能空間轉變,讓市民在享受綠色空間便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城市文化的獨特魅力。
“小口袋”兜住“大幸福”。近年來,徐州堅持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的原則,持續推進口袋公園建設,不斷完善“10分鐘公園綠地服務圈”,“推窗見綠、出門有景”已經成為徐州市民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