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村晚”、唱大戲、送春聯、移風易俗宣傳……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揚州市邗江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歡樂中國年”主題活動,把形式多樣的“年貨”送到群眾身邊,讓濃濃的年味飄進千家萬戶。
“這次集市真是辦到了我們的心坎上!”“這副對聯寓意好!”在竹西街道邗源社區,“蛇年大吉 巳巳如意”新春賀歲市集正在舉行,居民拿著喜歡的春聯,喜悅和開心溢于言表,紛紛表示要為明年討個好彩頭。居民李阿姨開心地說,“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關注這些,今天一下子了解了很多實用的信息和知識,感覺特別充實。”
連日來,邗江區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積極發揮榜樣先鋒、帶領群眾和服務社會作用,廣泛開展送春聯送福字文明實踐活動,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聯和“福”字送到群眾手中,融融暖意也實實在在地傳遞到了群眾的心坎兒上。區文明辦、區文體旅局在方巷鎮沿湖村舉辦漁家“村晚”,非遺民俗聯歡、送春聯、送福字等文化惠民活動,黃玨老鵝、裔家牛肉等地標優品展銷及漁家特色文旅產品、年蒸匯聚一堂,讓市民游客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和“家鄉味”;區委統戰部到新盛街道開展“綠揚同心耀樓宇‘盒’力全開迎新春”主題活動,聯系書法家為現場參加活動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寫春聯福字,為他們帶來節日的溫暖及辭舊迎新、接財納福的美好祝愿;江蘇邗建集團邀請市收藏協會書畫專委會的書法家們到項目施工現場開展“送福送春聯”活動;京華城幼兒園在殷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書福字·寫春聯·賀新春”活動,既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也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增添一份別樣的喜慶與溫馨。
這邊送春聯送福字如火如荼,另一邊文藝演出也在熱鬧地進行。在楊壽鎮永和村,揚劇《夜明珠》以婉轉動聽的唱段,深入人心的情節,將尊老敬老這一主題寓教于樂,讓觀眾在歡笑中體味人生智慧,感悟親情的厚重。
一村之美,始于文明,移風易俗是一道必答題,更是一張惠民卷。近年來,邗江區文明辦積極組織文藝志愿者創編了方言韻白《八十大壽》、小品《勿忘我》等一批反映舊習俗向新風尚轉變的小戲小劇,深入基層開展各類文藝匯演400余場,廣泛宣傳文明理念、弘揚時代新風,讓移風易俗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我們將以傳統節日為重要時間節點,持續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加大群眾文化活動供給力度,組織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盼。” 邗江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趙宏祥表示。
不僅是搭建文藝節目展演平臺,為了深化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推動移風易俗觀念家喻戶曉,邗江還依托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運用“宣傳先行+教育引導”的方式,以政策宣傳、案例講解、利弊分析等“小切口”為內容,廣泛開展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
新盛街道雙墩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倡導移風易俗 弘揚文明新風”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通俗易懂宣傳海報漫畫形式,結合居民群眾身邊典型案例,倡導“十抵制”去陋習、“十提倡”樹新風,引導居民抵制不良習俗,以實際行動移風易俗、破舊立新。
公道鎮谷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破除陋習,樹立新風”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結合身邊事例,“拉家常”式宣傳“厚養薄葬、喜事簡辦”的生活理念,引導村民反對鋪張浪費、摒棄高價彩禮、傳承優良家風。
方巷鎮花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墨香春聯添年味,移風易俗迎新春”主題宣傳活動,書法老師現場揮毫潑墨,紅紙翻飛,為村民書寫了一幅幅寓意吉祥、充滿喜慶的春聯,春聯內容有對蛇年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和祈愿,同時融入了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等元素,既展現了傳統文化魅力,又傳遞了時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