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春走基層】江蘇探索體衛融合讓運動成為“良藥”:家門口的“寶藏健身房”,真香!


跑步機、橢圓機,抗阻運動、有氧運動……如果在醫院里看到這些健身器材和運動項目,你不要懷疑跑錯了地方。江蘇通過“體衛融合”探索慢病管理的新路徑,醫生不給病人開藥方,而是開了張“運動處方”;健身房搬進了社區醫院,運動成為治病的良藥。不管是慢病人群,還是健康人群,越來越多人走進社區醫院里的“寶藏健身房”。近期,記者探訪了南京幾家老百姓“家門口”的省級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站。



“邁開腿”應該怎么“邁”?

跟著“處方”去運動

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于南京城北,服務周邊的19.6萬居民。2021年,該中心建成江蘇省首批街鎮級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站,將慢性病管理中心、全科醫學科、康復醫學科、中醫科等科室進行整合,培訓了運動處方師、營養師、社會體育指導員、健康管理師、康復運動治療師等多類型人才,組成了一支既有運動知識技能,又有醫學背景素養的高素質團隊。



“老百姓都知道,保持健康必須‘管住嘴、邁開腿’。簡單六個字的背后,其實大有學問。”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許麗介紹,運動促進健康站有兩大特色,一是以醫院開展的慢病健康管理為基礎,社區長期接受慢病管理服務的慢病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患者等,在用藥、手術等醫學手段之外,增加了運動這一康復的新選項,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也可以在這里用科學的方式強身健體;二是提供個性化服務,強調服務的專業性和針對性,中心根據居民需求設計了點單式和個性化運動促進健康服務包。

居民來到運動促進健康站,首先要以問卷和醫學檢查形式進行初步的運動與健康評估,排除運動風險和禁忌;隨后,在專業醫務人員的協助下進行體適能測評,包括人體成分測試、心肺耐力測試和肌肉耐力測試等;檢測完成后,系統依據大數據分析評估體系,全方位統計分析身體健康數據,生成分析報告并智能出具精準化、個性化運動干預方案。運動處方師在開具個性化運動處方時,還需要參考居民的疾病史、服藥史等,做好后續的運動方案規劃。

有了運動處方后,居民就可以接受運動康復訓練了,一般分為抗阻訓練和有氧訓練。抗阻訓練區內有多臺力量訓練器械,用于訓練全身上下的肌肉力量,有氧訓練區則包括跑步機、橢圓機等設備……一個運動健康促進站等同于一家小型的專業健身房。

不過,和一般健身房不同的,在運動過程中,訓練者須全程佩戴運動監測腕表,屏幕上會實時顯示心率,更直觀地觀察訓練者的運動強度,以確保運動強度的安全、有效。醫護人員也會密切關注訓練者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安全隱患或運動損傷風險時,會立刻予以提醒。針對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在運動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中心也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

記者看到,運動促進健康站在醒目位置張貼著一張光榮榜。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寶宜介紹說,上榜的居民在血糖、血壓控制以及減重等方面成效顯著,有部分甚至成功停藥。“他們也成了我們運動健康促進中心的‘宣傳大使’。”



此外,“運動康復”也是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張特色名片。在中心的康復治療促進區,康復治療師陳智奇正在指導一名患腕管綜合征(俗稱“鼠標手”)的患者進行針對性運動訓練。陳智奇告訴記者,以往的觀念是“傷筋動骨”要“靜養”,但其實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科學運動,能夠加速康復的進程。

為啥說運動是良藥?

藥量減了,醫保卡里的錢花不完了

“中心剛成立時候,我就跟他們簽約了,現在已經第九年了。”在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訪時,記者遇到了社區居民方爺爺。下午3點30分,77歲的他剛剛結束了89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大屏顯示了方爺爺今日的“運動處方”:“跑步機以5千米/小時的速度步行5分鐘,再以6千米/小時的速度慢跑15分鐘,再以5千米/小時的速度步行5分鐘……”

方爺爺告訴記者,他確診2型糖尿病已有20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慢慢感覺到,單純靠藥物,血糖越來越難控制。3年前,社區醫院的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站成立后,他就按照運動處方師為他量身定制的方案,堅持每個禮拜運動3次,每次1個多小時。

除了監控心率等指標,方爺爺每次鍛煉期間還要做兩次血糖檢測,運動前、后各一次。“運動前血糖高一點,我的運動時間就長一點,如果血糖正常,運動量我會減一些,主要擔心運動以后會低血糖。”幾年鍛煉下來,方爺爺儼然是半個專家。“每個月300多塊,醫保能報一半,劃下來平均每次也就五六塊錢。”方爺爺說,通過規律運動,他血壓、血糖都控制得不錯,在醫生的建議下,藥量也有所減少,“身體素質好,不給子女添麻煩,那省下的醫藥費可不是一點兒兩點兒。”



運動是良藥。據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計,在中心堅持運動3個月,慢病患者的控制有效率達94.12%,有部分患者通過有效治療、個性化飲食指導和運動干預后減藥或停藥。

對于慢病患者來說,把“三高”控制了,看病的費用減少了,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實實在在的。在南京市雨花臺區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訪時,記者遇到了66歲的史爺爺。10年前因患腦卒中,他落下了偏癱的后遺癥。2021年,南京市雨花臺區文旅局(體育局)聯合區衛生健康委在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運動促進健康站。此后,史爺爺就在社區簽約家庭醫生的建議下,開始進行科學、規范的運動康復。

史爺爺告訴記者,過去他每周要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去市中心的大醫院,現在他看病、康復都在“家門口”,步行就能到。按照運動處方堅持下來,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升。

“你看,我原先幾個手指頭都是麻的,冰冰涼的,現在好多了。”史爺爺說,過去他每年秋冬季都要到醫院掛水“通血管”。現在在專業醫生的建議下,他通過運動來預防腦卒中的再發生。“以前,我醫保卡里面是沒有錢的,全花光,一年到頭自己還要貼千把塊,現在吃的藥少了,每年的掛水也省了,醫保卡里面的錢都花不完!”史爺爺說。

“運動處方”如何成為體衛融合的橋梁?

將運動干預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

在南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嘗試將運動干預納入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患者可以通過點單式自由選擇個性化簽約服務內容,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在促進健康、預防慢病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記者獲悉,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23年成功創建成為“江蘇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中心將運動干預嵌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提供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時主動鎖定目標人群,形成“檢測—評估—指導—練習”閉環管理模式。此外,中心將南京市基層醫療機構特色科室糖尿病專科與運動促進健康站融合,門診、病房、體檢、慢病隨訪全流程干預。

“我們為前來的居民推出三種簽約包服務,包括對首診簽約的市民,我們為其制定1個月的個性化運動處方,如果能堅持下來,我們會推薦他簽約3個月的服務包。”運動處方師尹玉文告訴記者,“經過3個月規范的運動干預,居民能享受到運動的成果,養成運動的習慣后,很多人就會選擇我們半年的簽約服務包。”尹玉文說,通過1個月或3個月的指導,居民掌握了運動的方法、頻次和注意事項等,回去也能自主進行科學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在于科學。近年來,跨學科的體衛融合理念興起,運動的職能正在發生轉變。而小小一張運動處方,成為體衛部門密切合作,共同守衛百姓健康的縮影。2022年,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聯合在全國率先開展基層慢病運動健康干預試點,推動運動處方等非醫療干預與基層慢病綜合防治有機結合。目前全省已有20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慢病運動健康干預服務,29.1萬人次受益于這一創新型綜合服務模式。

實習生 賈希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孫慶  于丹丹

視頻拍攝 朱信智 剪輯 許倩倩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