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院長李海潮時,他剛結束醫院的辦公會,腳步匆匆回到辦公室。在堆著文件與書籍的辦公桌前,他和記者聊起去年的履職和調研經歷。
??2024年8月,在第七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李海潮參加了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窯上村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的政協委員基層義診活動。在診療過程中,李海潮不忘開展調查研究。
??“通過了解每位患者的情況,從中分析呼吸系統疾病的類型和成因,有助于為遠郊區村民呼吸道疾病的診療和管理提供最優解決方案。”李海潮說,義診活動不僅能夠直接為民解憂,還能了解目前基層的醫療需求和服務現狀。更重要的是,能借此機會深入基層、實地調研,從中發現問題,并努力尋找答案,“這是一名政協委員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李海潮自2023年起開始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憑借深厚的專業素養和對醫療事業的熱忱,兩年來,他總共提交了8份提案。
??在李海潮看來,醫學人才培養關乎整個醫療行業的未來,是醫療事業的源頭活水。他曾長期負責醫院的教學工作,“我們的醫學教育面臨巨大挑戰,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不足,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整體通過率也不盡如人意,反映出我們在醫學教育實踐環節存在著短板。”他說。
??為此,去年大會期間李海潮遞交了《關于提高醫學生和住院醫師專業實踐能力的提案》,建議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增加醫學生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真實的醫療環境中磨煉技能、積累經驗。該提案獲評“全國政協2024年度好提案”。
??李海潮出診為患者解答病情。(受訪者供圖)
??2024年,李海潮持續關注醫學人才培養問題。去年年中,他參加了全國政協組織的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調研。在我國西南部地區調研時,他發現部分村衛生室面臨專業醫務人員不足的問題。“如何通過有效的制度和政策設計,充實基層醫療單位的醫療和公共衛生力量,是值得關注和深入思考的問題。”李海潮說,“一定要讓廣大農村地區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身處大型三甲醫院,李海潮在建言獻策時常常關注醫學教育和分級診療的事情,認為大型公立醫院就應該堅持并高度重視其公益性,提升醫學教育質量、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并提升基層醫療衛生質量。“國之大者、民之所盼”是政協委員履職的著眼點,“為國分憂,為民解憂”是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記者手記】
??在與李海潮的交流中,記者深切感受到他對醫療事業的熱愛和對民生的關懷。他的每一個提案、每一條意見建議,都經過了深入的調研、細致的思考和反復的論證,飽含著他對醫療行業發展的深刻見解和對患者的深厚情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踐行著醫者仁心的崇高使命。
??談及過去的提案,李海潮滿是感慨:“如今有關部門對委員提案的重視程度超乎想象,不僅回應迅速,還會專門邀請我們開展座談和討論。真切感受到政府想要把醫療事業辦好,為百姓謀福祉的信心和決心。”(記者俠克、謝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