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輿論場上關于AI的討論聲浪此起彼伏。被稱為“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體”的Manus近日一經發布,就引發各方熱議。從“下一個DeepSeek橫空出世”等溢美之詞到全靠套殼、營銷過度的批評之聲,短短幾天內,Manus就跌下神壇。
今年春節前夕,DeepSeek沖破重重技術壁壘,實現開源,躋身世界最強大模型行列,開啟中國人工智能的嶄新春天。DeepSeek并不是孤獨的領跑者,從文心、通義到星火、Manus等,國內AI大模型正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其實,對于Manus的追捧聲抑或質疑聲都有其價值,一切不妨交給市場來檢驗,不妨給予Manus更多成長的時間。可以確定的是,在同行競技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下,超越DeepSeek的后來者必將指日可待,AI科技競爭的大幕已然全面拉開。
然而,當前存在的AI焦慮也不容忽視。自從ChatGPT引爆AI熱潮以來,大模型賽道便成為資本爭相追逐的新風口。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國內AI行業陷入“狂歡”。無數初創企業涌入AI賽道,生怕因自己步子慢了被資本冷落;巨頭公司也不惜重金布局AI產業,唯恐錯失風口而被彎道超車……人們迫切追問“下一個DeepSeek”在哪里,也助長了急功近利的焦慮心態。不少城市聚焦大模型、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領域,搶先布局、大力發展AI產業。城市積極布局的初衷值得肯定,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城市都適合大力發展AI產業。一窩蜂地跟風布局,很可能會帶來AI產業“泡沫化”。
在追問“下一個DeepSeek”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DeepSeek是怎么來的。面對ChatGPT掀起的輿論喧嘩,DeepSeek沒有急功近利,沒有選擇在技術上亦步亦趨地跟隨,而是堅定走上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這條更難走的路,專心致志搞研發、踏踏實實搞創新。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發展路徑尚不明朗,這也意味著跟跑者擁有彎道超車的諸多機會。這個時候,我們尤需保持清醒的自我認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繼續以足夠的耐心與決心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再者,AI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產業體系,涵蓋底層硬件、算法模型、數據處理等多個環節。企業沒有必要都追求DeepSeek的成功模式,關鍵是找準自身的定位,明確主攻方向“深蹲起跳”。越是亂花迷眼,越要保持戰略定力。要知道,焦慮的對面是定力,經過大浪淘沙真正留下來的,必定是那些堅持穩扎穩打、懂得戰略選擇的企業。
正如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所說,“身處‘快時代’,我寧可‘慢’一點。”在追求技術突破的道路上,橫空出世的驚艷固然奪目,但長期主義的沉淀才是根基所在。時代不會辜負長期主義者。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關鍵節點,國內AI產業既要有“逆襲突圍”的勇氣,更要有“十年磨劍”的定力。對于地方而言,同樣要有足夠的耐心,以耐心資本培育耐心產業,將AI同本地優勢相結合,從基礎算法突破到場景應用深化再到人才梯隊培養,每個環節都需要沉下心來持續投入。尊重規律,踏踏實實,懂得產業、舍得投入、等得成長、容得失敗,以確定性的環境呵護創業者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創新探索周期里乘風破浪。相信,“DeepSeek們”定能不斷掀起新的AI浪潮。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