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周軍
“反向開票”,深得企業之心。江蘇省稅務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反向開票”17.99萬份,政策執行效果顯著。
這是一項什么服務?“反向開票”,顧名思義,是指發票的開具流程與常規流程相反,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為什么要反向操作?思路一變天地寬。比如,一臺臺大塊頭廢舊冰箱經過一系列拆解流程,變成鐵、銅、鋁、泡棉、塑料等流向原料再加工企業,可回收利用率超過90%。然而,企業在面向自然人回收廢舊家電時,常常面臨“發票缺失”的困擾。沒有合法的發票,企業就沒有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經營成本大大增加。隨著我國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推進,家電、汽車等消費市場顯著升溫,破解“源頭票缺失”難題,暢通換新鏈條,成為企業直接的訴求?!胺聪蜷_票”政策“逆向”化解企業煩惱,從源頭疏通“堵點”,有助于讓企業“收舊”更便利、“換新”有動力,化市場“堵點”為“亮點”。
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難,這便是營商環境向“優”的生動體現。優化營商環境,是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部署的內容。落實部署要求,推動環境向“優”,促進市場空氣“清新”,各地頻出新招。“反向開票”“高效辦成一件事”“云勘驗”“屏對屏”“家門口無憂辦”……一招一式,無不精準對接企業所需。貼心到位的“保姆式”服務,為企業投資興業、“輕裝上陣”創造了條件,“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姿態讓企業經營安心更舒心。
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土壤肥沃,市場“苗木”才能汲取營養,向上拔節,孕育經濟的繁花碩果。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從地方到國家,優化營商環境一直是“常談常新”的話題。這些年,我國吸引外資的“磁力”不斷增強,國際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信心不斷提升。這當中,除了我國經濟韌性、當下活力、未來潛力“吸睛”外,日益向優的營商環境也是關鍵吸引力。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更優,沒有最優。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不僅是深化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更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途徑。為企服務,優化“制度供給”大有可為。上海連續8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最新出臺的8.0版,把企業“感受”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浙江強化數字治理驅動“無感服務”,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達98%;江蘇大力推行外商投資“一站式服務”,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各地積極探索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正持續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將推動我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不斷書寫新的輝煌篇章。(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