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羅建華
3月15日,京津冀攜手粵港澳首發“京鐵樂游”銀發旅游列車;同日,黑龍江開行今年首趟“銀發專列”;3月14日,云南開行今年首趟“銀發專列”;3月9日,山東首趟“齊魯之星”銀發旅游專列啟程……自今年1月份《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以來,一列列滿載銀發群體的旅游專列啟程,掀起銀發旅游熱潮。
銀發旅游列車是主要針對老年客戶開發、滿足老年客戶特定需求、以老年客戶為主要群體開行的旅游列車。近年來,老年旅客已經成為鐵路旅游列車市場的主要客群。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鐵集團組織開行的旅游列車共運送游客超100萬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銀發旅游列車陸續開行,為銀發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為老年人提供了更豐富的休閑選擇和老有所樂的新渠道;另一方面,帶動了區域消費,拉動了地方在旅游服務方面的精細化產業升級,對銀發經濟正循環發展、“銀發友好”消費生態的構建等起到積極作用。
老“游”所享,老有所樂。飽覽大好河山、領略風土人情、品嘗各地美食……旅游是老年人重要的休閑娛樂方式。近年來,銀發群體已成為旅游市場的重要客源,尤其成為錯峰、淡季出游的主力軍,其旅游消費需求正在快速增長。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億1031萬人,首次突破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0%。從相關數據看,老年群體已成為我國旅游市場的重要客源。根據全國老齡委統計,銀發旅游人數已占全國旅游總人數的20%以上,老年旅游正在從小眾市場向主流市場轉型。《2024年中國銀齡旅游專題報告》顯示,17.6%的中老年群體每年旅游3次及以上,40.8%的中老年人每年旅游1到2次。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預測,到2025年末,我國出游率較高、旅游消費較多的低齡健康老年群體將超過1億人,銀發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萬億元。如今,銀發游熱潮不僅帶動了交通、住宿等傳統消費,更讓健康、娛樂等領域也迎來了新契機。
銀發旅游市場在蓬勃發展,政策層面也在不斷發力。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圍繞增加銀發旅游列車服務供給、強化適老化設施保障、提升銀發旅游列車服務水平、優化銀發旅游列車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國鐵集團表示,計劃到2027年完成設計100條以上鐵路銀發旅游精品路線,打造160組銀發旅游列車適老型專用車組,銀發旅游列車開行規模達到2500列以上。乘政策“東風”,不少地方陸續開出銀發旅游列車。比如,今年3月份,中國鐵道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將推出“春日盛景·贛粵湘韻”12日旅游專列,這將是2025年鐵路部門從北京開行的首趟“銀發旅游列車”。增開銀發旅游列車,結合老年人時間靈活的特點有效利用客運非高峰時段運力資源,不僅能更好滿足銀發群體旅游需求,還能盤活鐵路系統的存量資產、提升運營效益,促進沿線旅游目的地建設和完善適老化設施,帶動景區、住宿等文旅消費增長,對于有效釋放銀發旅游市場的消費潛力具有積極作用。
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大舉措。《銀發經濟藍皮書: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4)》顯示,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占GDP的10%。隨著人口老齡化進一步深化,“銀發群體”正從邊緣走向舞臺中央,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作為服務消費的重要內容,老年旅游已經成為發展銀發經濟的重要引擎,也為文旅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面對不斷擴大的銀發旅游市場,通過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鼓勵開發各類旅游產品、加強旅游市場監管等方式,必將讓銀發經濟釋放出更大的發展潛能,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堅實支撐。(羅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