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高質量發展丨南通崇川:以市場之手激活鄉村資源

現代化的糧食存儲倉高高聳立,糧食烘干中心正整裝待發……

3月12日,走進江蘇南通崇川區崇糧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廠房內,碾米機、色選機、礱谷機等大米加工中心設備正在緊張調試中。陳橋街道仁和社區與崇糧、都市現代農業公司簽訂協議,以“葆仁”商標,形成稻米生產、加工全產業鏈。

這是崇川街道社區突破傳統思維,通過“村村聯建、村企合作、社村抱團”等創新模式,以市場化手段激活沉睡資源的一個生動縮影。

村村聯合:從“單村獨斗”到“抱團振興”

“當年610萬元的投資,成本已經收回,不算土地升值收益,每年能分紅50多萬元。”崇川區任港街道南通港社區“老書記”蔡洪祥說。他口中的“投資”,是社區參股的觀音山任港工業園,“這筆‘長線投資’,如今成了社區穩定的現金流。”



2006年,隨著城市東擴,土地資源分散、開發能力不足成為任港街道面臨的發展難題。“單打獨斗”模式下,社區要么“無米下鍋”,要么“有米無灶”。

轉機來自一紙政策。當年,南通市要求工業企業“退城進園”,任港街道抓住機遇,統籌六個涉農社區(南通港、城港、姚港、任港、劇場、戰勝社區),聯合投資組建任港實業有限公司(股份制公司),打造觀音山任港工業園。

聯合開發不是簡單的“搭伙過日子”。任港實業公司成立后,“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統一拿地、規劃、開發、招商和運營。”

當年在任港街道從事項目管理的老同志介紹,通過制度設計,將分散主體轉化為利益共同體,如同“游擊隊”升級為“集團軍”。無論是初期的建設標準、配套設施,還是后期的物業服務等方面,工業園都對標一流尋找合作伙伴。

觀音山任港工業園總投資4200萬元,占地約45畝,廠房和辦公用房均由專業團隊建設。街道在園區設立“現場辦”,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街道領導換了一任又一任,對園區企業服務卻始終如一。”東午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曉午深有體會。公司自2008年入駐,外貿業務蒸蒸日上,規模從當初的2000多平方米,發展到如今的8000多平方米。2020年,公司因環評手續問題面臨搬遷,街道得知信息后,急企業所急,多方協調幫助解決。宋曉午說,“企業在發展中遇到大小事,都能得到街道的積極回應。”

工業園于2012年投入使用后,始終保持90%以上的出租率,入駐企業涵蓋電子設備生產、服裝紡織加工服務等多個業態,園區還獲得省級中小科技型企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

數據顯示,2024年園區整體資產運營產生年租金約400萬元。“有了‘兜底錢’,民生實事越做越實。”任港街道資產辦主任、工業園區負責人王建說。

商標聯營:無形資產變“金鑰匙”

“此次新增了5臺大米色選機、8臺碾米機和2臺礱谷機,生產線預計3月底試運行,正式投產后日產量能夠達到200噸。”

崇糧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趙衛介紹,去年,公司投資1200萬元新建大米生產加工線,就此形成種植、收割、烘干、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閉環。



“葆仁”牌大米同步問世,“葆仁”這個融合葆華村與仁和社區地緣特色的商標,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2022年,仁和社區以“葆仁”商標為紐帶,與崇糧公司、都市農業公司簽訂三方共建協議:社區免費授權商標使用權,崇糧公司承諾前三年每年支付5萬元鄉村振興發展資金,2024年起按照銷售分成,為社區提供鄉村振興發展資金。

2014年,仁和社區與葆華村合署辦公。作為南通市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仁和社區創新思路,通過將原葆華村610畝集體所有土地流轉給南通都市農業公司,完成成片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村集體帶來每年固定收入90余萬元。

“今年是我們與崇糧共建的第三年,累計將收取鄉村振興發展資金15萬元,這些資金將會投到社區公益事業當中。”仁和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左茜介紹,多方協同每年為社區創造綜合收益超96萬元。

“‘葆仁’牌大米從種植到銷售都是由我們一條龍服務,我們將把‘葆仁’牌大米打造成為地方特色農產品。”趙衛說,“葆仁”牌主打綠色大米,采用生態種植法保留大米的軟糯口感。目前,崇糧的大米種植基地約有2萬畝,種植的品種以南粳505為主。“雖畝產略有下降,但品牌特色與口碑才是長久發展的秘訣。”

“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保障居民‘家門口’的糧食安全。”左茜說,除了企業的自有銷路,社區也將為推廣本地“葆仁”牌大米出一份力,希望能夠在口碑和品質的加持下將“葆仁”重點培育為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

產業鏈的完善也促進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僅大米生產一條線就能增加15個就業崗位,我們也會優先考慮社區居民,帶動就業。”趙衛說,等到“葆仁”牌大米正式投產,將會為社區失地農民提供更多崗位。

飛地經濟:跨域協作破解資源困局

3月16日,新永興商城內瓷磚展廳流光溢彩,諾貝爾、冠軍、華鵬等品牌店比鄰而居。節制閘社區黨委書記施建明說,“煥然一新的市場環境為招商引資奠定了硬件基礎,我們將以更優質的營商生態吸引戰略投資者。”

這個城郊村落,憑借三十年改革發展,從傳統農村跨越為“江蘇百強股份經濟合作社”。



1993年,節制閘村抓住區位優勢——西臨通沙汽渡、北接204國道、東連空鐵樞紐的地理稟賦,開啟了“以商興村”的探索。次年,投資1040萬元的永興商城拔地而起,并迅速躋身全國十大建材市場。1996年,節制閘村成為南通“百強村”。

2012年,節制閘村被納入“五水商圈”核心區。面對土地資源枯竭的挑戰,節制閘村“兩委”果斷決定,以年租金2600多萬元的價格租用天生港鎮街道八一村社區土地約132畝,與其合作共同建設永興商城建材批發市場,分別占股70%和30%。

2016年,新永興商城正式建成。商城通過“長租+臨租”的方式盤活13萬平方米倉儲區域,吸引450多戶經營戶入駐。倉儲區出租率達到99%,年租金達到2800萬元左右。

2024年村辦企業年收入達到2800萬元,居民人均分配近2萬元,年終分紅最高家庭達20萬元……在經濟指標躍升的同時,節制閘社區更構建起特色民生保障體系,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福利制度——65歲以上股民每月享受200元生活補貼及節日福利,60歲以上老人重陽慰問全覆蓋,未參保居民享有門診報銷待遇,困難家庭春節慰問實現百分百覆蓋。95歲的居民邵粉英算了筆賬:“失地保障金加各類補貼月入4000余元,年底還有分紅,養老完全不愁。”

社區獨創的“人才回引”計劃,為本土青年搭建就業平臺;與時俱進的失地保障機制,讓80歲以上老人月領近3000元,且隨年齡增長遞增。“我們堅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要產業興旺,更要民生暖心。”施建明表示。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