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萬物競發。3月26日至27日上午,“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江蘇行活動走進江蘇無錫。在這座被譽為“太湖明珠”的江南名城,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交相輝映,工商基因與人文底蘊相得益彰,正以獨特的“錫”引力向世界展示著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大國重器 江蘇智慧
“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斗者’號,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不斷被刷新。2020年,‘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到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也成功坐底已知的海洋最深處……”在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聽著講解員報出的數字,網絡名人一行深感驕傲。“更自豪的是,這些大國重器牢牢地掌握了我們自己手中,這是中國科技的‘硬核’實力的體現,并且還在突破!”網絡名人代表“戰甲裝備菌”在參觀過程中對此嘖嘖稱贊。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在無錫,參觀團不僅見證了大國重器的“深度”,也體驗到了其速度。“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每秒運算超十億億次、峰值性能達每秒12.5億億次’的電子計算機存在嗎?”參觀過程中,網絡名人代表“羅富強觀察室”邊看邊拍,對著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提問。
他口中的電子計算機就是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走進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可以看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由40個運算機柜和8個網絡機柜組成。每個運算機柜比家用的雙門冰箱略大,打開柜門,4塊由32塊運算插件組成的超節點分布其中。“簡單來說,這套系統1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于全球72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32年;如果用2016年生產的主流筆記本電腦或個人臺式機作參照,‘神威·太湖之光’相當于200多萬臺普通電腦。而且它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國產化,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講解員介紹道。“天氣預報、藥物研發、人工智能訓練……原來我們平時用的很多高科技,背后都有它們的功勞。這趟考察,漲見識了!” 網絡名人代表“路路觀察”指著屏幕上的數據感嘆道。
智能涌動,創新前行
“它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的外墻清洗工作,工作效率是傳統人工清洗方式的十幾倍甚至更高。”在無錫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基地,講解人員正在介紹一款四軸外墻清洗飛機。
據悉,該基地是無錫梁溪科技城智能算力標桿項目、無錫市級特色產業園。基地依托昇騰AI算力集群,打造覆蓋數據治理、模型開發到場景落地的全棧式技術賦能平臺,已構建起從AI芯片到大模型的完整生態,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算力引擎。目前,基地已孵化服務工業、醫療、政務等12個領域超120個垂類模型應用。
“真的讓我眼前一亮!”網絡名人代表“隱于庭的小法師”參觀后稱贊道,“無錫不光制造業底子扎實,在人工智能這塊兒也玩得特別‘溜’,技術落地和應用場景做得非常實在。”
人工智能、量子技術、深海科研等前沿領域和技術在無錫落地生根,多種新質生產力也在助推無錫的高質量發展。這背后是無錫對產業鏈的不斷聚合。以無錫市產業創新研究院為例,它打通從“科學研究”到“技術開發”的“最先一公里”、“技術開發”到“產品開發”的“最后一公里”,讓無錫各大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全過程暢通無阻。
歷史回響,精神傳承
“榮毅仁先生從民族資本家到上海市副市長,從中信集團奠基人到國家副主席,他用一生詮釋了什么是愛國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榮毅仁紀念館內,網絡名人代表駐足凝視,聽著講解員的深情講述,共同追憶榮毅仁的傳奇人生。
“他的一生不僅僅是奮斗與成功的人生,也映射出一個時代的風云變幻。”作為無錫本地人,網絡名人代表“奔流財經社”在參觀中深受觸動。“在這里,我不僅讀懂了無錫人的工商基因,更讀懂了‘敢為人先、實業興邦’的深刻內涵。”在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參觀團對江蘇鄉鎮企業以及企業家的“四干四萬”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以前只知道‘蘇南模式’很厲害,今天親眼看到這些老物件、老照片,才真正感受到當年鄉鎮企業家們‘敢為天下先’的那股闖勁!”網絡名人代表“巴松狼王”“巍岳欽禹”等紛紛為無錫點贊。
以“雙碳”之名,向“綠”而行
作為重要的新能源產業高地,無錫集聚了一大批新能源龍頭企業。27日上午,網絡名人代表一行來到遠景科技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綠色科技公司,遠景科技集團已在江陰布局碳中和科技產業園,形成了以電池制造基地+遠景智能風機制造中心為引領的新能源產業布局,正全力協同引領零碳新工業革命。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傳統行業也在向“綠”而行。走進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泰富)展示大廳,“特鋼是科技煉成的”八個大字道出了這家行業領軍企業的成功密碼。
在展廳中,特殊鋼棒材、特種板材、無縫鋼管等六大產品板塊,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海洋工程等多個應用領域的產品,讓參觀團成員深刻感受到“大國重器”背后的材料支撐。
中信泰富作為數智化轉型引領者,持續打造“數智特鋼”的同時,深入推進制造業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低碳發展。“我們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采用先進的綠色冶金技術和能源高效利用技術,并推進全流程超低碳排放改造。”展廳講解員告訴大家。此外,中信泰富一直用產品助力全產業鏈協同降碳。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我們的‘雙碳’目標。”此話讓大家紛紛為之點贊。
此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江蘇省委網信辦主辦,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中國江蘇網承辦,南通市委網信辦、無錫市委網信辦、常州市委網信辦協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紅 王子鈺/文 白利振/圖 吳家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