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此前出臺《無錫優化營商8條舉措》之后,今年年初,無錫又推出了《惠民生促發展規范攤點市容管理工作導則(試行)》《無錫市疏導點設置管理指引(試行)》和《無錫市外擺位設置管理指引(試行)》,鼓勵各類商業綜合體、大型超市等市場主體企業設置“外擺位”,支持打造夜市經濟,營造良好的夜間消費氛圍。
燃旺“煙火氣”,扮靚“夜經濟”
“外擺經濟”作為一種伴隨經濟復蘇而實行的經營模式,往往能在更小的地方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是目前大多數個體商戶普遍接受并樂于采納的形式。
夜晚,無錫湖濱商業街流光溢彩,一家龍蝦店門口,10多米長的“外擺位”座無虛席,不時還有彈著吉他的歌手助興,現場氣氛活躍。據介紹,這家飯店的外擺收入一個晚上有7萬元,占全天營業總額的85%。
2021年7月,湖濱商業街以打造長三角夜經濟消費目的地為目標,率先在全市嘗試外擺經濟,目前已經有46家店鋪響應,約占整個街區店家的三成多。
湖濱假日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季辰潔表示,湖濱商業街物業公司將商戶外擺申請向上報批,城管部門深入調研,精準對接商戶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優化外擺政策,簡化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為各商戶帶來了便利,最終實現街區賺人氣、商家獲收益、市民得實惠,三方共贏的局面。
“外擺經濟”紅火的背后,其實是城市管理的落細落實。按照相關規定,外擺的位置不能影響交通,而且嚴禁在店外燒烤。放眼望去,整條商業街干凈整潔,沒有亂停車、無證攤販等顯見性市容違法現象。目前,無錫已經在30多個商業街區以及綜合體開設了外擺位。
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
晚上7點,走進無錫新吳區的1969創意工坊市集,一排閃著燈光的夜櫻樹下,一個個外擺位人氣實足。大伙兒圍坐一起,涮著火鍋、喝著啤酒、賞著夜櫻,愉快的氛圍在夜空中彌漫。
1969創意工坊市集是由老廠房改造的集餐飲、運動、文創于一體的街區,為了讓老廠房煥發生機,城管部門創新思路,主動上門服務,指導門頭店招設計、外擺區域規劃,為商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街道城管在秉承安全的情況下 對他們的門頭店招審查,適當放寬,也是根據新吳區《十允許三服務的政策》,允許人性化、個性化的設置。”無錫新吳區江溪街道城市行政管理中隊黨支部副書記張嫻說道。
1969創意工坊市集王傳麗表示,最大的感觸是現在在外擺審批上面的時間和流程,都比以前快了很多,可能要節省60%的時間。
城管部門介紹,在激活外擺經濟過程中,戶外店招設置也是重要一環,為此,相關部門出臺了《無錫市戶外招牌設置導則》,對戶外廣告和招牌實施分級管理,在商業街區、文旅商圈等區域放寬設置要求,并通過"指導服務包"幫助商家完成店招個性化設計,讓城市煙火氣與秩序感相得益彰。
無錫市城市管理局市容處副處長于健表示,以側招為例,以往只允許24小時營業場所設置,現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放寬到了綜合體和商業街,采取“一店一策”的模式指導做好設置工作,既壓縮了審批備案時限,又確保了每一戶商家的廣告招牌有自己的特色,避免樣式色彩字體等的同質化。
夜經濟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新業態、特色高品質將是商業外擺的鼓勵方向,而升溫的夜經濟也呼喚著更精細化的管理和服務。今年,無錫將打造戶外招牌特色街6條、特色集市6個,推出更多實用、暖心貼心的服務舉措,既當好城市環境的"美容師",更做好激發市場活力的"催化劑"。
(來源:無錫廣電幸福無錫工作室 陳巍,編輯: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