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加力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崗位挖潛擴容 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強化就業優先,聚焦重點群體,著力加強政策支持、培訓賦能、服務助力,全力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加力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努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方案》充分體現了經濟發展與就業促進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產業政策、重大項目與就業政策的有機結合,展現出加力崗位挖潛擴容、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的決心和行動力。
廣開就業門路。千方百計開拓就業市場,深挖就業崗位資源,才能讓重點群體“好就業”“就好業”。隨著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快速發展,先進制造、服務消費、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擁有較大新崗位空間。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催生出就業新需求。《方案》提出從7方面推進實施崗位開發計劃,包括:挖掘先進制造等新質生產力就業潛力,推動消費新熱點轉化為就業新渠道,擴大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用工數量,圍繞養老、托育等保障重點民生服務促進就業,在發展縣域經濟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拓寬基層服務空間,提升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吸引力,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規模。各地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合理選擇確定本地區挖潛擴容的重點方向,為重點群體廣開就業門路。
強化政策支持。穩定就業總量、擴大就業增量、提高就業質量,離不開政策的保駕護航。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農民工、退役軍人等是當前需要重點支持的就業群體。要強化自主創業政策支持,推廣高效辦成“個人創業”一件事服務,研究推出支持創新創業園區政策,放寬重點群體免費入駐園區門檻,鼓勵有條件地方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1.9億戶經營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是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的關鍵一環。要加大減負穩崗支持力度,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產品,適度提高貸款額度。鼓勵企業更多吸納就業,研究將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納入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支持范圍,延續國有企業一次性增人增資政策實施期限,統籌用好各類產業基金促進就業。
提升職業技能。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1222萬人,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需要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還要保障相當數量農村轉移勞動力穩定就業。總體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方案》著眼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部署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明確要分行業領域制定培訓計劃,加大培訓資金投入、設施建設、企業參與等支持力度,大力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培訓模式。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涌現,產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深刻變化。只有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勞動者的競爭力和就業質量。
重點群體穩,則就業大局穩。促進重點群體就業事關就業基本盤。切實抓好《方案》組織實施,細化工作方案、加強協同聯動、強化資金保障、抓好工作調度、營造良好氛圍,促進重點群體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定能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托起億萬人民“穩穩的幸福”。(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