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實體經濟根基,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至關重要。常州市天寧區強化政策引導與服務保障,全力推動全區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邁進,實現“老樹發新芽”的蓬勃發展態勢。
近日,江蘇省重大項目納圖電氣智能配電產研基地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基地規劃建設8條全自動生產線,并配備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預計7月投產。”納圖電氣副總裁、技術中心總經理兼新工廠建設總負責人肖亮介紹,新基地投用后,將全面實現訂單信息化、生產智能化、設備協同化、能效綠色化目標。
為助力更多像納圖一樣的傳統產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天寧區從技術攻關、平臺建設、數字領航等層面明確了政策扶持內容,安排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深入企業車間,對企業的智能化改造需求進行詳細分析。截至目前,已累計為666家企業完成診斷并出具報告,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基于診斷成果,推動實施了209個智能化改造項目,為同類型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升級范例。
常州鉅苓鑄造有限公司去年成功申報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五星上云企業、常州市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等多個項目。公司財務總監牟惠娟說,天寧區有關部門多次深入企業,解讀獎勵政策,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并全程跟蹤指導,直至申報成功,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我們在走訪中發現,不少企業有轉型升級的意愿,卻不知從何下手。”天寧區工信局局長萬俊表示,天寧區為此建立了“主動問需、快速響應”的問題閉環解決機制,實現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的轉變。去年,天寧區工信部門深入企業調研超100次,收集98項企業需求,成功解決73個問題,幫助企業爭取上級資金4773.4萬元,助力12家企業獲得8900萬元融資,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
在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迭代升級方面,天寧區積極與供電部門協作,共同推進近零碳工廠、微電網在綠色工廠中的應用,為創建近零碳工廠筑牢根基。在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全區企業在國家級綠色制造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制造18項。2024年,旭榮針織、亞東科技獲評國家能效領跑者,天寧經濟開發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今年,天寧區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緊密結合“常州所需”與“天寧所能”,持續深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領域,支持企業在生產設施與服務環節深化智能化技術改造,計劃打造40個典型應用場景。全力支持華利達創建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伊頓電力創建“燈塔工廠”。鼓勵企業運用智能設備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在近零碳工廠建設上力求取得新突破,推動傳統產業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