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春風又綠“希望的田野”

“農,天下之大業也。”

當春風拂過希望的田野,廣袤的鄉村迎來了好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規劃》明確了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總體要求、7個方面25條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勾勒了農業強國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表,為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強國必先強農,強農方能國強。“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念茲在茲的大事。在地方考察,他深入鄉村,一路看,一路聽,一路思,看收成、察糧事、問民情,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他強調,“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鼓勵大家“把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從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到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總體要求和具體安排,再到這次《規劃》的出臺,重農目標一以貫之,強農路徑愈發清晰。新時代以來,我國農業強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了“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歷史性變革。如今的中國,農業更高效、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幸福,一幅幅新時代《富春山居圖》徐徐鋪展。放眼看,希望的田野上,處處是耕耘和奮斗的身影。

“民不賤農,則國安不殆。”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如今,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我國現代化大農業活力澎湃。一組數據印證著我國現代化大農業的蓬勃發展: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設30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0個優勢特色產業群、1509個農業產業強鎮、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2%。這背后,是農業新功能不斷拓展。現在的鄉村,不再是單一從事農業的地方。從各種火熱的賽事到鄉村露營,從農耕體驗到美食品嘗,農業農村的多元價值日益凸顯。一杯村口咖啡,拉滿了游客假期的松弛感。目前全國有超過4萬家“村咖”。在蘇州太湖生態島上,聚集著50多家村咖,咖啡與露營、燒烤、音樂、非遺相結合,游客在這里擁抱“詩和遠方”;這背后,是農業新業態的不斷激活。過去老鄉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如今靠著手機把好產品賣到全國和世界各地。今年84歲的趙亞夫堅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帶領團隊大力培育生物多樣性,將農業有機生態系統與現代尖端科技相結合,蹚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路。

站在田間地頭細看這份《規劃》,亮點紛呈。首位的是糧食安全。規劃要求,牢記“18.65億畝耕地”和“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這兩個關鍵數字的同時,把種源自主可控提到農業生死線的高度,產量產能一起抓,數量質量一起抓,生產生態一起抓,不斷夯實大國糧倉根基;第二是梯次推進,東部要建農業強省,中西部先搞強市強縣,這也是一場農業版的“農村包圍城市”。湖北嘉魚縣建立了以蔬菜產業“金色招牌”為龍頭,建設“平原蔬菜、湖泊魚蝦、丘陵林果”種養板塊,成功帶領群眾走上產業振興之路;第三是農業新質生產力。這次規劃特別提到要淘汰老舊農機,來一次“智能機革命”。春耕時節,田間有“耳目”,云端有“大腦”,地里有“醫生”,我國農業生產正由全靠體力的“過去式”向憑借腦力的“未來式”轉變。在江蘇農村,僅一部手機就能對上千畝耕地的生產設施進行管控;“一鍵操作”就可完成田地灌溉、施肥等日常管理……智慧農業,讓科學種田從夢想照進現實。

路再長,只要初心不變,總能抵達;事再難,只要使命不改,終能攻克。讓我們乘著《規劃》出臺的春風,以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抓鐵留痕的決心,接續奮斗,不懈前行,書寫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嶄新篇章。

(陳寶泉/文)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