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只有書包大小、重量僅6千克的設備,可以在2分鐘左右連上衛星網絡,在地震、火災、水災等自然災害發生時迅速打通“生命線”。4月中旬,記者探訪南京麒麟科創園,了解這款“不斷網”的衛星神器究竟如何勇闖救援現場和無人區。
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南京控維通信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展示了該公司的“當家花旦”——全自動衛星便攜站。它的外形和重量與家用掃描儀相當,可以很方便地收納進雙肩背包。在應急現場,只需按下開機鍵,機器就能自動連入衛星網絡,整個過程僅需2分鐘左右。據介紹,該款設備已在河南洪災、利奇馬臺風、甘孜山火救援、日喀則地震、宜賓山體滑坡等多個應急現場使用,可謂“戰功赫赫”。
控維通信產品部經理沈金海告訴記者,今年1月,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時,控維通信的衛星便攜站隨救援隊第一時間抵達受災現場,在當地通信與電力設施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配合無人機及時將視頻畫面傳回救援指揮中心,為救援指揮贏得了寶貴時間。
不僅如此,這套衛星通信系統還被廣泛應用于航空、遠洋、荒漠等人跡罕至、斷網失聯的“通信盲區”。2024年6月,“嫦娥六號”探測器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其著陸畫面就是通過這款全自動衛星通信便攜站進行實時轉播,讓全世界觀眾得以清晰、流暢地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在現場,記者的視線還被一輛“房車”所吸引。沈金海介紹說,它的“學名”叫應急通信指揮車。車身內部是一間安裝有大屏的小型會議室,車頂配備了接收信號的衛星終端。一旦進入緊急狀態,這里就成為移動“指揮部”,在地面通信基站遭受破壞時,可通過衛星信號實時傳輸現場畫面,為救援行動提供關鍵網絡支持。
據介紹,目前衛星通信的使用成本相對較高,隨著衛星通信系統的不斷建設和完善,它將在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得到更廣泛應用,我們也將有望真正進入去除“盲區”的全方位衛星通信時代。
策劃:田梅
統籌:張筠 吳勝
照片拍攝:萬程鵬
視頻拍攝:曹凱琪 王詩宇
剪輯:王詩宇
校對: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