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
- 編輯:周漢來
- 時間:2025-01-10 12:11:07
從工商名城到世界互聯網之都,再到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空天信息……城市的發展和產業的更替始終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在無錫采訪獲悉,為了招攬人才,無錫創新“以賽引才”方式,5年超400個人才項目落地。為了留住人才、用才,無錫更是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做到“無難事 悉心辦”。為了人才,無錫可以拿出9次登門拜訪的誠意,也可以開全國先河,兩次拿出億元獎金支持院士團隊。
5年超400個人才項目落地,“以賽引才”適配無錫產業未來
禮遇人才,無錫有點甜
8個“太湖杯”落地項目與項目落地園區現場簽約……這是2024中國無錫“太湖杯”國際精英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啟動儀式上的一幕。根據無錫產業發展需要,比賽設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賽道,致力于引育硬核科技項目和與本地產業高度契合的高質量創業項目。公開數據顯示,僅本屆大賽就吸引了7654個國內外團隊和企業參賽,截至當時,共有143個團隊成功落地無錫,企業注冊資金累計達6.6億元。
“以賽引才”是無錫蓄積人才的重要方式,已連續舉辦5年的“太湖杯”國際精英創新創業大賽,已逐漸成為鏈接全球創新資源與無錫產業發展的橋梁。在賽事海選人才項目的同時,人才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了解無錫的營商環境、產業政策等,最終的落地生花,是人才和城市雙向奔赴的結果。
對于選擇落戶無錫的優勝項目,無錫也從不讓人失望。除了在資金、資源和政策方面對項目硬核扶持外,還將從人才租購房、子女入學、“醫”食住行等多個維度提供全方位服務。加速聚才、聚智、聚能的步伐,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
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
“無錫為創業者提供了廣闊平臺和全方位支持,我們企業在‘太湖杯’大賽中不斷成長,一路從無錫走到了省賽、國賽的舞臺,產值迅速突破千萬。這不僅體現了我們的發展成果,也反映出‘太湖杯’大賽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強大推動作用。”無錫英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澤云說。
五年來,“太湖杯”大賽參賽團隊累計在錫落戶注冊企業已超過400家,成為無錫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項目源”“蓄水池”。“太湖杯”就像一位城市“伯樂”,在全球尋找優質項目和“城市合伙人”,以適配無錫的產業未來,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與城市深度對話的平臺。
據了解,除了“太湖杯”大賽外,太湖人才發展大會、“百企千才高校行”“創投無錫”等都是無錫攬才的品牌活動。“以賽引才”在將一匹匹千里馬攬入無錫的同時,也見證了人才在這座城市的創新探索和高光時刻。
“無難事 悉心辦”,用暖心細節把人才留住
“以賽引才”讓人才來到無錫,但如何把人才留下來,這又是另外一個維度的問題。在這一點上,無錫同樣沒讓人失望。
在位于無錫惠山區的空非國際人才社區,現代快報記者看到,整潔的樓棟里不但設有圖書室、咖啡廳、健身房,還專門針對年輕人和女性打造了電競室和瑜伽房……在這里,圍繞人才的日常生活,相關功能配置應有盡有。
“我們根據不同階段的需求,設置了多種房型。”空非國際人才社區負責人錢程向記者介紹,整個社區由6棟公寓樓和1棟辦公樓組成,共有612個房間,設置有大床房、雙床房以及套房,基本可以滿足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目前,社區入住人數已達730人,除樣板間外,基本滿房。
類似空非國際人才社區只是落實留才政策的一個樣本,在無錫,類似的人才社區還有很多。近年來,有人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因為居住、生活太舒適,一些來錫人才即便結婚成了家,也不愿搬離。
提供舒適的居住條件只是無錫留才政策的冰山一角,在當地發布的各類人才政策文件中,對于符合條件的各層次人才,將從購房補助、子女入學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在位于濱湖區的無錫人才工作展示中心,“無難事 悉心辦”幾個大字格外顯眼,工作人員介紹,這6個字的意思是,參與無錫產業經濟發展的人才,若是遇到了困難,政府要盡可能想辦法幫忙。
2024太湖人才發展大會
據記錄,早在2004年無錫就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2006年無錫率先實施全國第一個海外領軍人才歸國創業專項支持計劃。2016年無錫推出太湖人才計劃1.0版本,并不斷升級。2013年開啟百企千才高校行、2016年起舉辦“創投無錫”路演、2017年起舉辦才交會(后更名為太湖人才發展大會)、2020年起舉辦中國無錫“太湖杯”國際精英創新創業挑戰賽……也正是在這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一個個暖心細節的助力下,近年來,各類人才總量以及在無錫工作的兩院院士數量在地級市中位居前列。
誠意引才結碩果,創新平臺展活力
在2023太湖人才峰會開幕式上,作為“太湖人才計劃”頂尖人才團隊,湖南大學無錫智能控制研究院丁榮軍院士團隊獲得1億元頂格支持。而早在2020太湖人才峰會上,無錫就在全省開創先河,對另一支頂尖人才團隊丁漢院士創業團隊給予1億元資金支持,彰顯了無錫求賢若渴的誠意和魄力。
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
這支獲得億元支持的創業團隊,正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研究院的成功引進,離不開惠山區政府的遠見卓識和積極作為。據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副院長王立成介紹,為了吸引高水平科研團隊落戶,惠山區時任領導多次前往華中科技大學,與相關科研團隊深入交流,詳細介紹惠山的產業基礎和發展規劃。在多次接洽和實地考察中,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被惠山區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優越的政策環境所吸引。最終,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于2012年在惠山區正式成立,開啟了校地合作、共謀發展的新篇章。
成立以來,研究院始終致力于打造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的新型研發機構,聚焦高端制造領域,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裝備研發和產業化。已累計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100余名,組建了由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領軍的研發團隊20個,自主培育國家級人才計劃人才1人、獲批省人才公關聯合體1個、省雙創團隊2個,集萃青年研究員8人,依托平臺累計培養研究生700余人。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科技企業10余家,其中,1家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5家獲批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人才公寓提供周到服務
在丁漢院士團隊拿到無錫1億元資金支持的那一年,由丁榮軍院士團隊領銜的湖南大學無錫智能控制研究院剛剛落戶無錫經開區,身為宜興人,丁榮軍院士投身無錫并非全因家鄉情結,他曾公開表示,無錫的人才生態以及這里的產業、政策優勢,才是他選擇將研究院落在這里的主要原因。公開資料顯示,在無錫“安家”后, 丁榮軍團隊將研究院發展成擁有近200名科研人才的知名院所,助力無錫產業經濟發展。
9次登門拜訪的誠意,加上兩次兌付1億元扶持獎勵的“錫引力”,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選擇落戶無錫,各類研究院所相繼成立。這恰是無錫推動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擘畫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景的硬實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常毅 李夢雅 宋體佳 朱鯨潤/文 尤力庭/攝
無錫市委網信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