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江蘇 > 正文
“沿著運河讀中國”,跟著鎮江市圖書館走讀虎踞橋


 

現代快報訊(記者 裴詩語)2024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近日,“沿著運河讀中國——水韻江蘇·文化走讀(鎮江專場)”推出第一期走讀視頻。鎮江市圖書館館員顧佳貝帶領大家走讀江南運河長江入口處現存的第一座古橋——虎踞橋。

“沿著運河讀中國”系列主題活動由南京圖書館與現代快報發起,并邀約運河沿線公共圖書館聯合舉辦。

虎踞橋位于明清時期的鎮江城門——虎踞門外,南北跨古運河,俗稱老南門橋,是一座滿肩式單孔半圓形石拱橋。虎踞橋歷經明、清、民國,已經有超過500年的歷史,200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顧佳貝介紹,虎踞橋始建年代不詳,但在明代便早已存在。根據歷史記載,明萬歷四年,知府張純將原為磚石結構的虎踞橋改建為木橋,后因行船不便,萬歷二十二年,知府蘇兆明重建為石橋,更名為“太運橋”。

清咸豐三年,太平軍攻占鎮江,為阻清兵通行,鑿斷橋面,橋遭損毀。咸豐九年,經善后局重修,因清朝改虎踞門為南門,故改稱“南門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石板臺階狀路面為水泥路面,但橋體仍舊為原單孔石拱,保持了明代風格,橋墩、金剛墻、拱券等仍為明代建筑。

2013年4月,得益于鎮江市虎踞橋的修繕和環境整治工程,橋上踏道、欄板也已被恢復,虎踞橋得以重現了舊時風貌。

昔日虎踞橋地處關津,是通往丹陽、金壇等地的必經之地。橋上挑柴負米者絡繹不絕,橋下汲水人家接踵而至,橋上橋下形成了三條“巨龍”:柴龍、米龍、水龍,成為聞名的清晨一景。

如今,連接古今的運河水穿橋而過。虎踞橋雖歷經滄桑,但多次維修后風貌依舊。仍然俯身靜靜地聆聽著橋上橋下的鎮江故事。

(圖片均為視頻截圖)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