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江蘇 > 正文
將改革進行到底系列評論④|以法治之力護航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和法治,相互統一,相互促進。對此,一部深化改革史彰顯無遺。

現實中,我們常常如此思索:如果說立法不是萬能的,那么立法的“度”在哪里?改革需要法治保障,那么法治的著力點是什么?人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指出:一種觀點認為,改革就是要沖破法律的禁區,現在法律的條條框框妨礙和遲滯了改革,改革要上路、法律要讓路。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法律就是要保持穩定性、權威性、適當的滯后性,法律很難引領改革。這兩種看法都是不全面的。

正確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系,妥善消解現實層面的困惑和難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需要,積極發揮引導、推動、規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穿透力。

“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在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每每成為我們統一思想、凝聚合力的動力之源。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中的落實,成為“中國之治”的堅強保證。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推動法治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以法治之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堅定護航。事實說明,深化法治領域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努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厚基礎。

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先行先試、于法有據別有意義。具體而言,既要加強頂層設計、重點突破,也要在司法實踐中敢于推行制度創新。

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列為綱領性要求,員額制改革、司法責任制改革、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一一落地,深入貫徹,形成強大的改革“穿透力”。

江蘇的相關改革實踐很有說服力。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后果具有流域性、區域性、系統性特征,依法治理面臨不小的難度。為此,江蘇于2019年全面啟動新一輪環境資源審判機制改革,在全國率先建立跨行政區劃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破解了一道道難題。多年來,江蘇堅持深化訴訟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刑事訴訟改革、在全國率先建立非訴訟糾紛解決綜合平臺……將司法體制改革推向深入,成績斐然。事實說明,唯有發力推進法治領域改革,才能破除體制機制上存在的障礙和束縛,生動展現“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宏大內涵。

“法安天下, 德潤人心”,讓公平正義之光照耀人心,讓深化改革之實激蕩人心,是同步推進改革和法治的內在要求,也是具體表現。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兩翼齊飛、齊頭并進是題中應有之義。不斷增強法治進步水平,不斷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我們永遠在路上。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