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江蘇 > 正文
文化中國行|春節日期如何確定?答案藏在這座山上


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到來,過年的氛圍火熱。最近,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分外熱鬧,一批批的研學團來到這里。“春節是怎么誕生的?”幾乎是每個研學團都會向孩子介紹的內容,而講到這一內容,都繞不開紫金山天文臺擔負的歷書測算工作。

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天文歷書編算

2024年12月,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為申報工作提供農歷知識、編算等方面資料,是申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紫金山天文臺


為何由紫金山天文臺承擔歷書編算的工作呢?這要從紫臺的歷史說起,它建成于1934年,坐落在南京市東郊的紫金山上,是中國人自主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臺,因此也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一代代科學家在這里仰望星空,探索宇宙星辰的秘密。作為我國現代唯一的歷書編算機構,紫臺長期承擔著編算專業天文歷書和民用日歷資料的工作。

 紫金山天文臺編算的月歷


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紫臺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了《農歷的編算和頒行》(GB/T 33661-2017)國家標準的相關工作。該標準對包含春節在內的重要農歷節日等都給出了規范說明;每年編算發布有標準“日歷資料”,合作出版《十年袖珍月歷》等民用歷書,為民眾掌握農歷和重要節日的農歷日期提供服務。

漢代《太初歷》確立正月初一為歲首

古人稱春節為“歲首”,寓意著一年的開始。不過,漢代以前“歲首”日期經歷了多次變化。夏歷將新年確定為正月初一,商歷則是十二月初一,而周歷又將其改到了十一月初一,等到了秦至漢代中期,新年的時間又被調整為夏歷的十月初一。直至漢代頒布《太初歷》,才正式確立以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歲首。《太初歷》還將二十四節氣正式訂入歷法,這也是我國歷法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

王科超介紹,現今的歷法編算在計算機上就能完成,不需要做觀測。但是歷法編算所依據的基本天文學研究成果,是離不開天文觀測的。例如,太陽和月球等太陽系天體的位置計算模型,需要不斷積累盡可能高精度的觀測資料來建立天體位置的基本歷表。

因此,在大多數人眼中,春節是一個熱熱鬧鬧的民俗節日。而在天文學家眼中,測算出高精度的春節時間,則是一個關于天文歷法的科學問題。

春節期間紫金山天文臺正常開放

位于南京紫金山第三峰的天文臺,如今是全國重要的科普教育研學基地,常年向公眾開放,春節期間也不例外。普通人可以在紫金山天文臺近距離感受科學魅力。

 簡儀


這里陳列著大量的古代天文儀器,公眾可以透過這些儀器回望天文歷法的“演化史”,圭表、渾儀、簡儀……這些天文儀器都是明代在北京鑄造的,曾經安裝在今北京建國門的觀象臺上,用于實際觀測。

 圭表


王科超介紹,我國傳統的歷法農歷,則兼顧了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和回歸年的長度,是一部陰陽合歷。根據農歷算法,每年的“春節”總是在公歷的1月和2月之間不固定。古人正是通過這些天文儀器,觀測日月星辰的變化,測算歷法。

以外觀最為樸素的圭表為例,它在30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圭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叫“表”,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圭”,通過測量正午時分標尺的影子長度,可以確定回歸年的長度和二十四節氣等信息,冬至時表影最長,夏至時表影最短。他說:“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測得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天,與現代天文學測得的回歸年長度僅相差26秒,可以說相當精確。”

此外,剛掛牌成立的“南京市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也將在春節期間向公眾開放。據悉,博物館陳列廳開展的《“花千樹,星如雨”——中國傳統節日天文科普油畫展》,將持續至今年5月上旬。本次展覽中共有21幅油畫作品,其中大多是和傳統節日息息相關的季節物候、星空星象。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是鐘寅 文/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