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近期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講中表示,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可用“投資、聯盟、競爭”來概括。請問中方對這一新的表述有何進一步評論? 趙立堅表示,中方一貫認為建設互聯互通、多元包容、安全共享的世界是中美兩國必須承擔的責任義務。能否處理好彼此關系是中美雙方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王毅國務委員和外交部發言人已經多次就布林肯國務卿有關演講作出了回應。針對美方提出的所謂“三點論”,我還想再強調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樂見美方通過正當的投資實現本國發展,但是美方不能將中國作為“假想敵”,重燃國家目標感。美國如何提高本國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這是美方自己的事,但不能動輒拿中國說事兒,更不能借此打壓遏制中國、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如果出現這樣的事情,中方當然堅決反對。以美方審議的“兩黨創新法案”為例,該法案打著增強美國競爭力的旗號,實則通篇以中國為“假想敵”,案文中提到“中國”多達800余次,充斥大量損害中方利益的內容條款,對此中方當然堅決反對。
第二,我們不干涉美方與盟友的正常協調合作,但這種關系不能針對和損害第三方利益,不能違反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美方拉幫結派組建“反華聯盟”,不管是“印太戰略”,還是“四邊機制”,美英澳三邊安全機制都是封閉、排他的“小圈子”,都是冷戰思維的產物與零和博弈的工具。這既是開歷史倒車,也將加劇地區內緊張局勢,破壞地區團結與合作。這也同本地區國家致力于通過對話合作共謀發展、推動區域一體化的普遍愿望背道而馳。美方此舉不得人心,注定沒有出路。
第三,我們不否認中美在經貿等領域存在一些競爭,但不能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系,不能搞你輸我贏的惡性競爭,更不能打著競爭的幌子搞大國對抗。美方嘴里說的是“競爭”,實際做的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大搞非法單邊制裁、長臂管轄、脫鉤斷鏈。這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無理剝奪別國發展權利。這不是“負責任的競爭”,而是毫無底線的打壓遏制。美方如一味以大國競爭定義中美關系,以你輸我贏作為政策目標,只會將中美推向對抗沖突,將世界推向分裂動蕩。
趙立堅指出,美方最近的對華政策演講實質上是“新瓶裝舊酒”,所謂的“三點論”是換湯不換藥,是此前美方所謂“競爭、對抗、合作”“三分法”的翻版。本質上都是運用美國內外全部資源對華進行全方位圍堵和無底線遏制打壓。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美方應做出正確抉擇,不要再玩文字游戲,應把精力真正放在踐行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三原則”上,把拜登總統“四不一無意”的表態落到實處。美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找到中美兩個大國在新時代的正確相處之道,更好地造福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 熱點
- 2022-06-01 16:02:21
- 熱點
- 2022-06-02 08:00:00
- 熱點
- 2022-06-02 17:11:58
- 熱點
- 2022-06-02 17: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