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江蘇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水韻江蘇?非遺購物節”活動,讓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契合點,讓人們在購買非遺產品中發現非遺產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在體驗非遺技藝中感悟非遺傳承人的工匠精神,在參與非遺活動中認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遺”是一種無形的、不可重復的文化記憶和歷史遺存,鐫刻著中華民族的安身立命、維系延續和發展的基因,有著光輝燦爛的過去,也有著閃亮美好的現在,更將充滿生機地奔向欣欣向榮的未來。
用腳步丈量歷史印記,讓“非遺”展現江蘇之美。在江蘇這片土地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與穿越時空、匠心獨具的“非遺”邂逅,從昆曲到徐州琴書,從南京云錦織造技藝到洋河酒釀造技藝,從無錫惠山泥人到大豐瓷刻,從秦淮燈會到馬莊燈俗……從南到北處處閃爍著歷史傳統文化的耀眼光芒,既凝結了江蘇兒女的智慧結晶,也留下了燦若星辰的藝術瑰寶。“非遺”的每一次精彩亮相,讓人們再次認識到“非遺文化”的技藝之美與匠心之美;“非遺”的每一次引人矚目,讓人們再次感知“非遺文化”的傳統之美與生活之美,彰顯了中華智慧,也驚艷了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要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創意手法等,讓“非遺”熱起來、活起來、火起來,飛入尋常百姓家,滿足江蘇兒女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用雙眼記錄自然風光,讓“非遺”綻放迷人光彩。當“非遺”與自然風光相遇,在天地萬物間追尋中華文化,感受傳統文化延續千年的珍貴與魅力。今年,江蘇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入景區、度假區,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區,建好用好“非遺旅游體驗基地”,深入開展“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活動。無論是常州東方鹽湖城景區,還是鎮江西津渡景區;無論是揚州瘦西湖風景區,還是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都讓“非遺”以最自然的姿態融入景區,深深植根于江蘇土壤,不僅助力“非遺”活態傳承,也為景區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讓“非遺”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用行動弘揚傳統文化,讓“非遺”注入時代活力。只有與時代相融,“非遺”才更能體現自身價值;只有與生活相融,“非遺”才會散發時代芬芳。無論是表演藝術,還是手工制作,“非遺”蘊含著幾千年來歷史傳承中積淀形成的豐富思想智慧,也形成了一整套獨特文化傳統和民族價值體系。“一半清歡一半煙火”的“非遺購物節”活動不僅是商業的“狂歡”,也是文化傳承的盛宴,更是文化薪火相傳的一個重要時段。基于此,要讓“非遺”遠離急功近利的商業喧囂,又要用創新為“非遺”注入時代新內涵,促進傳統文化和現代觀念的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彰顯新時代的現實意義,這背后需要江蘇兒女扛起保護、傳承、發展“非遺”的職責和使命,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讓“非遺”實現“老樹開新花”的美好愿景。
(編輯 吳嫣然)
- 熱點
- 2022-06-07 09:39:43
- 熱點
- 2022-06-06 20:24:23
- 熱點
- 2022-06-10 17:23:12
- 熱點
- 2022-06-10 17: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