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建設,一臺臺機器有條不紊運轉……初春時節,宿遷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蓄勢待發,展現出蓬勃的生機。
科技實力顯著提升,萬眾創新蓬勃發展。近年來,宿遷市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促進科技型企業發展,實施了一系列助企惠企舉措,切實為企業創新發展增添了信心與活力。
以科技政策為引擎
加強區域創新資源集聚整合
“從2018年開始,企業享受稅收減免政策,降低了企業研發成本、增加了現金流。目前,產能從原來的80萬片/月提升到180萬片/月,實現年產值22億元。”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志軍表示,科技政策對企業持續發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以及增加企業競爭力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宿遷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能,積極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高水平建設,陸續出臺了《宿遷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以政策引領為企業科技創新“保駕護航”,以“真金白銀”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
借以風氣相扶,得以翱翔長空。“我們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科技型企業聚集,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研發投入、科研成果應用的主體,從而提升區域產業的層次和技術水平,全面賦能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陸化說,去年宿遷經開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81.4%,較去年同期提升7.3個百分點,研發投入達18.07億元。
以創新主體培育為抓手
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高新技術企業是創新的關鍵力量。近年來,宿遷市以科技創新主體培育為抓手,構建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體系,聚焦企業創新主體,緊扣源頭儲備、精準輔導等關鍵環節,統籌推進“微成長”“小升高”“高培強”,壯大以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全力推動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2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165家,同比增長28.6%;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97家,創歷史新高,預計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664家,同比增長24.3%;2家企業入選省創新型領軍企業,累計21家企業獲評為省潛在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
“科技專員隊伍進企業開展調研,與工作人員交流訪談,在宿遷經開區經濟發展局的扶持和引導下,我們公司省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順利通過現場審核,獲得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1400萬元。宿遷市級科技成果轉化1項,并完成驗收,共獲得專項資金180萬元,有效拓寬了產品種類,走在行業前沿。”徐志軍說。
據了解,去年,宿遷經開區獲批省級科技創新項目1項(產業前瞻類)資金400萬元,獲市級科技計劃項目8項,資金350萬元,轉化高科技成果25項。
以科技人才為紐帶
聚力打造創新驅動新高地
人才是企業創新的第一資源,是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力量和顯著優勢。
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留好用好”科技人才,對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至關重要。據了解,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便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與淮海技師學院等學校及機構深入開展交流合作,共同培養科技人才。
立足企業發展,聚焦人才需求,近年來,宿遷經開區經濟發展局積極組織重點企業參加宿遷市首屆人才對接、蘇北五市產學研對接等活動,有條不紊推進研發機構招引、科技人才項目對接,扎實做好人才招引工作,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動能。
去年,宿遷經開區累計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42項,新增省級研發機構3家,全區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達26家,申報市級備案研發機構10家,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占有率達92%。西安交通大學宿遷科技園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年開展創新創業活動15余場次,對在孵企業培訓150余人次。
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正徐徐鋪開,“下一步,我們將精準落實宿遷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繼續堅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提升創新供給質量、激發創新需求為主攻方向,堅定信心,‘一企一檔’做好科技企業型培育工作,全方位服務好科技型企業發展。”陸化說。(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