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自2013年提出以來,共建“一帶一路”一步步走深走實,碩果累累。
截至今年2月中旬,我國已與151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貿易投資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2013年到2022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2.07萬億美元,將近翻了一番。 尤其在2022年,海關數據顯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占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達32.9%,較上年提升3.2個百分點,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2013年提升了7.9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與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邁上新臺階,涵蓋多個行業。截至2022年底,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達571.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42.1萬個就業崗位。
此外,倡議提出以來,設施互聯互通不斷深化。中歐班列開辟亞歐陸路運輸新通道,今年前2個月,中歐班列共開行2698列、28.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8%、18%。為保障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而這些年來,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和民生項目也落地見效。中老鐵路、匈塞鐵路等重點線路運營、建設進展順利,一批“小而美”的農業、醫療、減貧等民生項目相繼實施,給沿線國家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